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5月,我國疫情的基本穩定,全國兩會成功召開,國內市場處于恢復狀態,棉花現貨止跌反彈。境外多國疫情趨緩,開始陸續復工復產,但中美緊張關系升級,國際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影響棉花外需恢復進程。月內紡織行業依舊處于恢復狀態,下游訂單較上月略有好轉但依舊較弱,紡織成品棉紗跌幅趨緩,滌綸、粘膠等價格止跌反彈。同期,國際期現、貨棉價月末下跌,1%關稅下外棉現貨價格低于國內。
一、國內外現貨價格變化情況
1、國內現貨價格上漲
5月,國內疫情維持穩定,經濟環境進一步好轉,棉花現貨價溫和上漲。紡織企業雖已正常復產,但下游訂單情況依然不佳,多數企業開機率不足,資金運轉困難,原料庫存多保持隨用隨買。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11807元/噸,較上月末上漲306元;月均價為11644元/噸,環比上漲248元,同比下跌3425元。
2、長絨棉價格反彈
5月,國內細絨棉價格震蕩上漲,帶動長絨棉價格小幅反彈。月末137級成交價19600元/噸,高于上月末100元,高于同期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標準(CCIndex3128B)7793元/噸,這一價差較前一月末縮小206元。
3、國際棉價月末下跌 內外價差由負轉正
5月,歐洲疫情好轉,經濟逐步重新開放,而美國疫情尚未出現明確拐點,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外棉價格月內震蕩,月末收跌。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月均為67.78美分/磅,環比漲2.64美分。月末為66.26美分/磅,低于前一月末2.32美分/磅,1%關稅下折人民幣11522元/噸,低于同期國內現貨285元,隨著外棉走弱,內外棉價差由4月末的-405元/噸再次回歸正值,波動幅度690元/噸。
4、純棉紗價格小幅下跌
5月,紡織下游消費略有起色,內銷市場活躍度較前期小幅增加,但整體消費依然欠佳。下游對棉紗采購品種單一,普遍以小單為主。中低支氣流紡和 40 支等常規品種銷售較好,高支紗成交較清淡。部分小型紡織企業轉產粘膠混紡產品來維持運轉,多數企業仍面臨產品庫存壓力大、資金緊張的困難。具體看,純棉紗KC32S和精梳JC40S月末成交價為18800元/噸和22000元/噸,較上月末分別下跌100元和170元;滌綸短纖月末為5720元/噸,較上月末上漲340元,粘膠短纖月末為8800元/噸,較上漲200元
二、影響國內外價格變化的要素分析
1、全國兩會順利舉行
5月21-28日,全國兩會在北京圓滿舉行。會議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我國經濟發展做了安排和部署,穩企業、穩就業、保民生目標等政策安排有序推進。
2、期貨市場月末下跌,注冊倉單大幅減少
5月,鄭棉期貨月末下跌,倉單量較上月大幅減少。主力合約CF009月末結算價11520元/噸,較上末的11220元/噸上漲300元/噸,漲幅2.6%。月末注倉單27282張,折97.13萬噸,較上月末減少13.17萬噸
3、境外疫情仍未完全控制
5月,多個國家陸續開放港口,貨物出口打破停滯狀態,開始逐漸恢復,但國外疫情還未完全控制,部分國家確診人數仍在不斷增加,大部分出口業務仍受到限制,完全恢復仍需要較長時間。
4、中美關系緊張升級
5月份,美國持續就“新冠病毒”來源、涉港法案等話題對中國制造摩擦,對于美國方面的無理要求,中方指出如果美方執意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予以堅決回擊和反制。中美關系緊張升級一度誘發市場悲觀情緒,國際棉價月末下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