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項目承擔:北京棉花展望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監測對象:18個主要棉花生產、消費省的100家棉紡織企業
11月份,紡織市場弱勢加劇,不但外銷訂單萎縮,內需市場銷量也有所降低,企業開工率下降,少量企業提前放假,用棉量下降。另一方面,新棉上市依舊處于高峰期,收購價持續下行,新疆棉銷售進度落后于去年,出疆運輸量也明顯低于去年同期。目前階段性供大于求矛盾突出,現貨價格持續下滑。國際市場,受美棉出口數據不佳等因素影響,國際棉價震蕩小幅走低,交易重心略微下移,但跌幅小于國內,月末內外棉現貨價差繼續收窄。
一、國內外現貨價格變化情況
1、國內現貨價格持續下跌
隨著新棉集中上市,市場內可供資源更加豐富。而紡織企業之前訂單完成后,新訂單不足,用棉量下降,采購放緩。階段性供大于求使棉花現貨成交價繼續下跌。月末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128B)為152 0173 3840元/噸,環比下跌316元/噸,月均價為15562元/噸,環比下跌397元,低于去年同期394元/噸。
2、長絨棉價格保持高位
受收購成本較高支撐,長絨棉價格繼續保持高位,與細絨棉價差再創新兩年新高。月末137級成交價25950元/噸,較上一月末漲50元/噸,高于同期3128B細絨棉10518元/噸。月均成交價25938元/噸,環比上漲263元/噸,同比上漲1638元/噸。
3、外棉價格震蕩微降,內外價差繼續收窄
國際市場多空交織,整體呈弱勢震蕩格局,上半月走勢略好于下半月。一方面美棉減產預期對市場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另一方面中國連續取消美棉訂單,加上美元走強,給市場帶來不利影響。國際現貨價格波動中重心小幅下移,不過跌幅小于國內市場,月末內外棉價差繼續收窄。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FC Index M月均為87.57美分/磅,環比跌1.29美分/磅。月末為87.35美分/磅,低于前一月末0.33美分/磅,1%關稅下折人民幣14985元/噸,低于同期國內現貨438元/噸,較前一月末縮小375元/噸。
4、棉紗價格跌幅加大
紡織市場需求低迷,銷售不暢,大部分品種庫存增大,價格跌幅加深。具體看,純棉紗KC32S和精梳JC40S月末成交價為23500元/噸和26580元/噸,較上月末分別下跌500元/噸和270元/噸;滌綸短纖月末為8650元/噸,較前一月末跌1250元/噸,粘膠短纖為13900元/噸,跌1000元/噸。
二、影響國內外價格變化的要素分析
1、新棉供應量增加,階段性供過于求
隨著新棉陸續加工上市,市場皮棉供應壓力不斷增大,而紡織企業訂單不足,繼續保持原料低庫存,采購較為謹慎,短期市場內供大于求的壓力較大,實際成交價下行。
2、紡織消費低迷,開工率下降
國際局勢不明朗,內需消費乏力,11月紡織市場繼續呈弱勢格局。由于下游訂單量萎縮,企業用棉量有所下降。多數企業降低開工率、限制產能,少數企業提前放假或延長假期。
3、期貨市場震蕩走低,倉單量大幅增加
11月,鄭棉期貨市場震蕩走低,重心進一步下移,不過相較上月跌幅減緩。主力CF901*低跌至14335元/噸,月末結算價14510元/噸,較前一月末下降365元/噸,降幅2.5%。當月倉單總量大幅增加,月末實際注冊倉單12058張,折48.23萬噸,較上月末增加12.51萬噸,有效預報2461張,較上月末增加5.52萬噸。
4、進口紗價格繼續下跌
11月份,進口紗行情繼續下跌,跌幅略大于國產紗。以32支針織紗為例,月末FCY IndexC32S現貨價23366元/噸,較前一月末跌514元/噸,已低于同期國產紗134元/噸,進口紗價格優勢有所擴大,給國內棉紗銷售帶來壓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