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射陽縣棉花協會調查,10月份全縣棉花生產及棉農采摘交售情況:面積減少,產量下降;采摘、交售進度加快;價格偏低,同比跌幅大;棉農植棉的收入減少已基本定局。
一、棉花生產“三減”幅度大。調查顯示:今年全縣的棉花面積、單產、總產都有減少,而且幅度都比較大。
1、面積減幅17.5%。縣棉花協會在備耕、育苗、移栽階段的調查顯示,全縣的棉花種植面積均為17萬畝,較上年減少3萬畝,減幅15%。但在后來的生長階段,因多次受到不良天氣的影響,部分棉田病害嚴重,出現了死苗斷壟而行改種,使植棉面積進一步減少。9月上旬測產調查,實際可收獲面積降至16.5萬畝,不足常年的四分之一,同比減少了3.5萬畝,減幅17.5%。
2、單產減幅28.6%。根據10月末對棉農采摘和田間待采情況的調查分析,今年全縣籽棉畝產量大約在200公斤左右,與收成相對較好的去年相比,減產80公斤,減幅28.57%。即使與正常年份250公斤左右的產量比,減幅也在20%以上,成為近三年中畝產籽棉*少的一年。
3、總產減幅37.3%。企業反映,今年全縣棉花的平均衣份率要高于常年。經過收購檢驗和加工核算,10月份的平均衣份率達到了39%,同比高出了2個多百分點。據此預測,皮棉畝產量大約在78公斤左右,同比減產24公斤,減幅23.5%。雖然低于籽棉產量減幅5個百分點,但由于植棉面積的大幅縮減,總產量只有1.28萬噸,同比減少0.76萬噸,減幅37.3%。
二、采摘交售進度加快。盡管今年的棉花生長發育進程緩慢,新棉開采時間比往年推遲了20天左右,但在10月上中旬,出現了連續的晴好天氣,氣溫穩定,日照充足,使棉花裂鈴吐絮的速度加快,對棉農采摘、整曬、交售也都十分有利。
1、采摘進度加快。至10月末,全縣棉農采摘籽棉畝平152 0173 3840公斤,約占預計產量的82%,同比加快了5.8個百分點,部分田塊已經清田秋播。由于今年在棉花生產過程中的“秋桃蓋頂”未能抓住,晚秋桃的比例幾近為零。從目前的采摘進度看,預計要不了11月底,采摘就能基本結束,將比去年提前30天左右。
2、交售進入常態。在新棉上市后,由于受政策、市場、價格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收購初始階段棉農惜售的情況比較嚴重,企業也不敢放量收購,進度十分緩慢。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庭庫存壓力的不斷增大,市場又特顯平穩,棉農感覺盼價無望,加上政府引導,不再惜售,進度也有所加快。至10月末,畝平交售量已達到147.5公斤,分別占采摘量的88.9%和預計產量的72.8%,同比加快了1個和4.5個百分點。入戶調查顯示,目前凡有庫存都是一些達不到企業收購要求的潮花,而且數量又不多,畝平大約在20公斤左右,已經進入常態。
3、價格低跌幅大。從10月11日企業開秤以后,隨著棉花質量的提高、企業收購量的放大以及籽棉外銷的情況看好,價格也有小幅提增,但同比跌幅依然較大。縣棉花協會統計,企業收購開始的**周,棉農交售均價(包括部分棉農直接到企業交售,價格高于棉販上門收購的因素在內)每公斤5.76元,第二周5.93元,第三周6.17元。10月份加權平均交售價格5.97元,同比跌2.23元,跌幅27.2%。
三、棉農減收已成定局。根據10月份的情況綜合分析,今年棉農植棉的收入減少已基本定局,與糧食生產比,效益更有不如。
1、收入狀況。從全縣后期的棉花質量分析,棉農年度交售均價很難維持現狀,即使按照10月份的平均價格測算,畝收入也只有1200元左右,僅占去年實際收入(不包括國家補貼)2251.2元的53%。而今年的生產成本雖比去年有所下降,但總成本仍高達1570元。顯然,棉農種一畝棉花還要虧到370元左右,即使把自投工的因素算進去,毛收入也只有630多元,比去年在除去包括人工費用在內各項成本以后的純收益640多元還要少到8元。如果與糧食生產比,收入更低。今年全縣的春玉米獲得豐收,平均畝產700公斤,均價2.46元,直接收入1727元。而其投用工日不足棉花的五分之一,種子、肥料、農藥等物化成本的投入也只有棉花的一半,國家補貼又高于棉花,收入相當可觀。與實行聯耕聯種的水稻生產比,植棉的收入和效益更有不如。
2、后續影響。植棉收入的減少,比較效益的下降,將對來年的棉花種植產生重大影響。根據目前秋播的茬口安排預測,來年全縣的棉花種植面積降幅將超過50%,亦或更高。縣棉花協會在棉區調研時,隨機調查了10個植戶來年的植棉意向,僅有2戶表示穩定種植,另有2戶將減少種植,3戶坦言能不種的盡量不種,想種的也要少種,但到底種不種、種多少還未*后敲定,還有3戶則表示一棵不種,目前已著手改種其它作物的設施準備。
3、棉農心愿。盡管來年的植棉面積有可能大幅縮減,但畢竟還有一部分棉農堅守著棉花種植。目前棉農*大心愿還是把希望寄托在國家政策和政府的扶持上。
一是對今年的棉花種植,希望也能得到國家的直接補貼,直補方案或實施細則能盡快出臺。
二是國家能像支持糧食生產一樣,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明年的棉花政策早出臺、早公布。
三是完善優質棉基地建設,穩定內地的棉花種植,讓植棉的農民能夠得到更多的技術支持,來提高單產,增加收益。
(射陽棉協 陳占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