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承擔: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新疆華泰棉花專業合作社
監測對象:13個主產棉省、市、區2737戶棉農
2011年11月,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和新疆華泰棉花專業合作社,分別對內地12個省和新疆自治區310個縣(市、團)2737戶棉農進行了棉花采摘及交售情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1月底,除江蘇省外,全國大部分棉區棉花采摘基本結束,進度與去年同期持平。籽棉收購價格繼續下跌,跌幅有所加大,但有國家收儲托市,西北內陸、湖北、天津等部分棉區棉花企業收購積*、棉農交售較為踴躍,收購進度加快,交售接近尾聲;黃河流域等部分棉區棉農惜售仍然嚴重,收購進展緩慢,特別是沒有交儲的地區,收購幾乎停滯。
按照被調查棉農植棉面積加權平均計算,截止11月底,全國棉農平均采摘進度95.1%,較去年同期加快0.3個百分點;交售進度68.1%,較10月增加18.1個百分點,同比減緩2.1個百分點;平均交售價格7.75元/公斤,同比下跌29.7%,環比下跌4.3%。
黃河流域11月天氣以多云陰雨為主,棉桃吐絮不暢。氣溫下降后,晚秋桃以及未完全成熟的幼桃都形成僵桃,“剝桃棉”比重加大,棉花品質較差。截止11月底,除河南省因陰雨時間較長,還有少量棉花未采外,其余各省采摘已全部完成,全流域采摘進度99.2%,較去年快了0.9個百分點。由于今年黃河流域局部地區受災,棉花質量較差,難以滿足收儲要求,棉花企業及農民經紀人收購不積*,收購價格低于其他地區,交售進度緩慢,特別是陜西和山西省,由于價格遠遠低于其他棉區,收購幾乎沒有進展。截止11月底,棉農平均交售進度38.4%,較10月增加13.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7個百分點,全月棉農平均交售價格7.45元/公斤,同比下跌34%,環比下跌7.68%。
長江流域11月前期天氣較好,棉花吐絮加快,采摘交售總體順利,下半月陰雨天氣增多,對棉花吐絮采摘有一定影響。流域內各省除江蘇省因前期受災,采摘進度較慢以外,其余各省采摘加快,進度快于去年同期,月底均超過九成,全流域采摘進度為91.8%,較去年快5.2個百分點。長江流域各產棉省11月交儲量超過黃河流域1倍多,企業收購量較大,加之棉農無存棉條件,習慣即收即賣,交售進度較快,但由于市場低迷,仍慢于去年同期。截止11月底,交售進度64.4%,較10月增加了27.4個百分點,同比減緩5.5個百分點,全月棉農平均交售價格7.86元/公斤,同比下跌29.9%,環比下跌3.08%。
新疆棉區11月中下旬出現大風降溫、降雪天氣,棉花采摘、交售和加工受到一定影響。其中北疆采摘已基本結束,進度達到95%左右,南疆采摘進度較慢,在90%左右,主要原因:一是拾花工價格高、人手少;二是價格持續回落,部分承包大戶面臨虧損,對霜后花采摘意愿下降,喀什部分地區的棉農已放棄*后一茬籽棉的采摘。截止11月底,全疆采摘進度為93.5%,較上年同期減緩2個百分點,地方和兵團進度基本相當。在天氣因素影響之下,部分棉花企業收購量下滑,對棉花質量控制更加嚴格,棉農認為短期內價格反彈無望,加之借款還貸壓力較大,由觀望改為積*交售,一些前期囤積的棉販也開始虧本銷售,全疆籽棉收購進入尾聲,預計12月中旬大部分企業加工結束。截止11月底,全疆棉農棉花平均交售進度91.7%,較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新疆棉區由于棉花質量較好,交儲量大,價格全國*高,11月平均交售籽棉衣分38.88%,平均價格7.98元/公斤,同比下跌26.6%,環比下跌5%。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相關商品
暫無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