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10月18日晚8點半央視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
山東夏津:新棉減產成本攀升 農民盼后市高價
在過去一年中,棉價的變化是典型的過山車行情,從每噸1萬3千元漲到3萬3千元,價格翻番;此后一下子又從3萬3跌到2萬元左右,價格攔腰斬斷。眼下進入十月,又到新棉收獲的時候,今年的棉花收成如何?農民對價格又怎么看。記者來到德州夏津縣時,看到不少種棉戶家中看到這樣的棉桃。農民告訴我們,這都是沒有長成的棉桃。本來棉花長勢非常好,誰想到臨近收獲連續十天大雨,本來一株棉花上應該有十幾個棉桃吐絮,而現在吐絮的只有五六個,有的甚至發霉。農民告訴我們今年的棉花又要減產。
德州市夏津縣棉花種棉戶王寶海告訴記者,今年收成不好,因為下雨下的,往年每畝地 五百斤,現在也就是三百多斤。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告訴記者,一畝地平均少了50斤。
雖然減產,但投入可一點沒見少。棉農張修廷告訴我們,這幾年農資價格一直在上漲,一畝地光農藥、化肥、種子、農機等就要投入700多元,而雇工的費用也達到了近500元,算下來一畝地的成本就達到了152 0173 3840多元,而如果包地種棉,每畝還要加上500元的包地費。
德州市夏津縣棉花種棉戶張孝恩告訴記者,光成本也得4塊錢,賺不到錢,今年成本更高,農資化肥啥也貴。
四塊錢是記者在采訪中棉農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個價格,這也是他們衡量今年會不會賠錢的一個分界線,但事實上目前市場收購價也只有每斤三塊七八。大部分農民已經在清理倉庫,打算長期儲棉,期待后市價格能夠上漲。
張修廷告訴記者,今年收三塊七八,當時說,現在不能賣,跌過四塊賠錢了,現在工又貴了,盼著五塊多錢以后,怎么五塊多錢以后才賣,萬一價格不漲呢,就放著等著唄。
曲修成:今年棉花不能下來五塊錢。
山東夏津:信息不暢 農民難踩棉價高點
今年5月,記者就曾來到山東德州的夏津進行采訪,當時,帶著對價格上漲的預期,當地大部分棉農都不愿出售手里的棉花。然而5個月后的光景顯然不像他們想象得那么美好,想在高點賣棉花的愿望落了空。
5月的夏津縣宋里長屯,彌漫著對后市的樂觀情緒,大部分棉農都把去年的棉花存了起來,因為他們認為每斤5塊錢左右的收購價很可能會上漲。
當時,德州市夏津縣棉花種植戶張士臣告訴記者,頭年前是六塊多點,人們舍不得了,希望能漲個錢不能。
舍不得賣,接踵而來的卻是價格一路下行,從5塊到4塊5,再到4塊,再到3塊多,在這個過程中,不少農民黯然賣出了手中的存棉,還有部分棉農則是因為強烈的不甘心,把去年的棉花留到了現在。
馬俊凱告訴記者,去年的棉花到現在還沒賣,估計這個比例有5%左右。
盡量在高位賣棉花,幾乎是所有棉農的愿望。事實上因為多年來一直種棉花,農民們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場經驗。但過于劇烈的行情波動,卻能輕松攪亂他們的頭腦。馬俊凱認為,單靠農民自己的見識和了解信息的渠道,很難實現踩準行情。
那時候這個行情把人鬧糊涂,馬俊凱告訴記者,農民獲得信息的途徑除了電視就是社會上的收購信息,沒有其他的渠道,(如果)農民了解棉花價格的行情,能夠避免一味的觀望吸收可能賣不了好價錢。
山東夏津:農民棄棉種糧 專家建議穩產應對“棉周期”
棉農對棉價期望很高,但實際上,市場上的棉花價格還在持續下降,一些棉農為了減少損失,已經開始棄棉種糧,在德州夏津,不少地方已經種上了小麥。專家擔心,如果種植面積隨著棉價波動而波動,未來的棉花價格也可能像豬肉、大蒜等農產品一樣,真的進入一兩年一個的波動周期,到時*終傷害的還是農民的利益。
在村邊靠近水源的公路上,記者看到很多棉花地已經平整,準備播種小麥,而實際上夏津地處黃河故道,并不適合種植糧食。
種植戶告訴記者,現在六七畝地種上麥子了,村里麥種,國家補貼的賣完了,又從種子公司買了不少。
張修廷告訴記者,我這個生產小組就增加了100多畝小麥。
馬俊凱告訴我們,按照他的測算,今年棉花價格要達到每斤4塊5才能與種糧食收益相當。而實際上現在的棉價*高也只有4塊出頭。正是存在比較效益的差別,明年的植棉面積很可能收到很大影響。
馬俊凱告訴記者,由于現在棉花價格比較低,有些農民已經開始拔棉,種小麥影響到明年的種植面積。
德州地區的棉花種植面積歷史上*高達到過300萬畝,但近幾年面積大幅下滑,受2010年好行情驅動,種植面積達到了現在的160萬畝。專家認為,驟然增加的量也*容易驟然退出,特別是如果棉農出現普遍性虧損,減少的種植面積可能會不成比例地放大。這樣的后果才是棉農真正無法承受的。
馬俊凱告訴記者,如果棉花種植面積大起大落,就會造成棉花價格的大起大落,所以說穩定面積非常重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