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承擔: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新疆華泰棉花專業合作社
監測對象:13個主產棉省、市、區2641戶棉農
2010年7-8月,中國棉花協會棉農合作分會和新疆華泰棉花專業合作社,分別對內地12個省和新疆自治區310個縣(市、團)共計2641戶棉農進行了植棉面積、花鈴期生長及受災情況調查,并預測了新年度產量。調查結果顯示,7月全國大部棉花處于現蕾至開花期,部分棉花開始結鈴。長江流域部分棉區受洪澇災害影響,棉花面積、單產較6月略有減少。西北內陸和黃河流域棉區大部時間光溫條件較好,災害較輕,棉花長勢基本正常,預計單產高于上年。全國總體來看,面積持平略減,總產持平略增,但較6月預計數有所減少。
按照被調查棉農植棉面積加權平均計算,2010年全國植棉面積比上年度下降1.1%,較6月減少15萬畝。按協會同口徑計算,預計全國植棉面積約為7695萬畝。截止7月,預計全國平均單產90.4公斤/畝,較上月預計數減少1.2公斤/畝,較上年增長3.4%,總產696萬噸,較上月預計數減少10萬噸,較上年增長2.3%。
黃河流域7月大部分時間光溫充足,高溫天氣多于去年,降水適量,棉花生長發育進程加快,災害程度較輕,總體長勢好于去年,棉花面積與上月相比基本持平,大部地區單產有所提高,預計總產持平略增。該流域平均株高較去年增加25厘米左右,單株果枝數為12-15臺,伏前桃4-5個,一類苗占60%以上。截止7月30日,平均每株棉花蕾占46.9%,花鈴占53.1%,蕾鈴比例較為合理。當月由于高溫時間較長,棉花中央幼鈴脫落較重,個別地區有輕微干旱現象,月底河南部分地區出現強降水,導致蕾鈴脫落,但影響不大,棉花總體長勢較好。被調查棉農中,72%認為長勢較好,較上月增加13個百分點,17.2%認為長勢較差,較上月減少7.3個百分點,其中河北近85%的棉農認為長勢較好,山東也有近80%棉農認為較好,河南相對差些,近35%的棉農認為長勢較差。棉農反映,今年是近年來病蟲害發生程度*輕的一年,被調查棉農96.8%認為病害較輕,80.4%認為蟲害較輕,主產省中,河北、山東和河南97%以上棉農認為病害較輕,山東蟲害*輕,91%以上棉農認為蟲害較輕。
長江流域從棉花播種到花鈴期天氣條件一直不太理想,7月的連續降水以及月底的高溫晴熱,導致棉花進一步受災,預計單產較上年減少,部分棉花積水受漬嚴重,出現死苗、絕收現象,面積較上月略有下降,但由于同比增幅較大,預計總產仍有所增長。該流域7月初期降水緩解了6月底的旱情,棉花長勢有所好轉,但隨后的長時間連陰雨導致日照偏少、土壤過濕,棉花生長受到影響,蕾鈴脫落較為嚴重,伏前桃較少,伏桃數量也不多,今年的產量將主要依靠秋桃,如果后期天氣條件好轉,管理到位,單產還有提高的希望。截止7月30日,平均每株棉花蕾占63.5%,花鈴占36.5%,花鈴所占比例較去年同期減少5-10個百分點,棉株上大部分是新發的蕾,花少,成桃數量更少。被調查棉農中認為長勢較差的比例*高,為43.5%,其中湖北、湖南長勢*差,分別有67%和63%的棉農認為長勢較差。病蟲害發生程度相對較輕,被調查棉農77.6%認為病害較輕,60.3%認為蟲害較輕,流域內各省,湖北、江西病蟲害相對較輕,湖南相對較重。
新疆棉區7月大部時段光熱條件較好,比較有利于棉花生長發育,雖然局部棉區出現了高溫、大風、冰雹和暴雨洪水等災害,但影響區域有限,棉花長勢基本正常,預計單產較上年略有增長,面積相對穩定,預計總產略有增長。全疆棉花花鈴期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其中地方集中在6月15日-7月30日,果枝數為8臺,結桃8個;兵團集中在6月20日-8月5日,果枝數為9臺,結桃9個。棉花病蟲害發生程度不重,雖然6月以來,蚜蟲、紅蜘蛛、棉鈴蟲和紅葉病等病蟲害對花鈴造成一定影響,但由于發現及時,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實際受災面積不大。據棉農反映,新疆今年植棉成本較高,棉農*低保本價在6.8元-7元/公斤,預計拾花費用在1.5-2元/公斤左右,成本較去年提高15%左右,棉農對今年收成和棉花收購價格都有較高的期望值。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