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11月,受新疆棉外運困難、高等級棉相對短缺、國際棉價持續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棉花購銷價格持續上漲,特別是中旬之后,一度漲幅加大,漲速加快,市場出現恐慌情緒。國家發改委當月召開了兩次“國家棉花調控會商聯席會議”,研究采取組合調控預案,包括繼續拋儲、提前足額發放進口配額、協調解決新疆棉運輸,穩定棉花市場。配額政府調控工作,中國棉花協會兩次發布行業警示,引導業內穩定信心,防范風險。11月20日,國家第三批儲備棉50萬噸開始競賣。國內棉花價格隨后逐步趨穩。
11月上中旬,全國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對未采摘棉花質量產生一定影響。中國棉花協會預計,全國棉花總產仍為680萬噸,與10月持平,同口徑比較,較去年下降13%。中下旬天氣轉晴之后,采摘進度加快,月底全國采摘基本完畢。收購價格繼續上漲,大部分棉農交售積*。截止11月底,被調查棉農交售進度83%,快于去年同期29個百分點。平均交售價格6.41元/公斤,較10月上漲0.17元/公斤。隨著收購逐步進入后期,棉花質量下降,而收購價格卻繼續上漲,再加上資源相對緊張、分散,收購加工企業經營風險增加,部分企業停止收購。
第三批儲備棉競賣啟動,11月計劃12.9萬噸,均為2006-2007年度陳棉,競賣底價12900元/噸,企業競爭激烈,全部成交,成交價格屢創今年拋儲以來新高。在收購和拋儲價格推動下,棉花現貨價格也持續上漲,月底*高已接近152 0173 3840元/噸,創近五年來新高。電子撮合與鄭棉期貨也大幅上漲,主力合約一度觸及歷史*高點。月底,在國家宏觀調控影響下各類價格上漲勢頭減緩。同期,國際棉花價格也連續上漲,當月進口棉花11.3萬噸,較10月略有減少。
紡織品服裝出口仍然低迷,但降幅縮小。紡織品服裝出口11月雖繼續減少,出口總值139.6億美元,環比下降4.7%、同比下降9.5%,但降幅均較10月收窄,其中紡織品出口今年首次轉正。國內市場依然旺銷,內銷比例提高到80%,拉動作用明顯。國內紡織品生產持續增長 ,11月全國紗產量221萬噸,同比增長15%,前11個月累計紗產量2169萬噸,同比增長12%。
12月23日,中國棉花協會在北京召開了二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暨形勢分析會。參會代表普遍認為,今年國家宏觀調控實行“聯席會議制度”,措施出臺及時、力度把握得當、調控效率提高,保證了國內棉花市場相對平穩運行。今年棉花收購價格上漲,大部分棉農的收益較去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為明年棉花生產保持穩定奠定了基礎。但據各地棉花協會反映,盡管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漲,但植棉收益與其他經濟作物和糧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而且棉花種植費工費力,成本較高,價格波動幅度大,棉農對植棉仍存有疑慮,預計明年植棉面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與會代表建議國家及早出臺棉花生產的扶持政策,保護棉農的植棉積*性,同時考慮棉花宏觀調控的長遠機制,保證國內棉花市場健康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