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今年,來伊份有點不一樣了。前幾天,來伊份憑著“龍宮上新”刷了波屏,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這場活動中,微博話題閱讀量超3900萬,來伊份總成交額近千萬,對比日常增長966%,新客數量破百萬,對比日常增長20倍。“龍宮”的熱度還沒消退,來伊份又開始了新一波吸粉——它開了一家零食博物館。
9月7日,在這個“就要吃”的日子里,來伊份以零食博物館的開館給消費者送上一份“零食文化盛宴”。開館當天,來伊份在現場重磅發布了9款大單品。
從一家上海的夫妻炒貨店起家,來伊份目前已在全國擁有超過2700家門店,累計觸達5.7億+的消費者。作為*先把休閑食品連鎖經營模式做起來、**個在主板上市的公司,來伊份一直以來鮮少有“龍宮上新”這樣引起刷屏的大動作。
?
從產品結構的角度,來伊份原來的打法更偏向于“豐富品類”,已累計開發近152 0173 3840種產品,僅2018年開發的新品就超過100種。不過,從9大單品的發布來看,如今它的產品策略發生了改變:從橫向拓展到縱向深化,未來將重點培育更多強有力的競爭型單品。
?
“龍宮上新”、“吃貨節”、零食博物館,以及9大單品的“造星”,19歲的來伊份正不斷地突破自我。接下來,請跟隨FBIF一起看看:從品牌形象,到產品結構,來伊份在新的階段如何實現“破”與“立”?
19歲的來伊份,造了一家零食博物館
在中國的各大城市,這家橙色的零食店開到了大街小巷,風光無限。來伊份在2016年正式登上A股,也被冠以“休閑零食**股”的光環——股價曾從9塊多一路漲到了50多塊,市值曾一度達到100億元。
?
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崛起,競逐者增多,消費者的購買需求也不斷向線上轉移。隨后,幾大電商零食巨頭陸續轉攻線下,進一步分食市場。面對激烈的競爭,來伊份在2017年打造品牌IP,并開始布局全渠道,2018年提出智慧零售,優化購物體驗。
?
而從今年的動向來看,來伊份正在想辦法打破次元壁,要走進年輕人的世界里。例如今年夏天,趁著全民嘻哈的熱潮,來伊份聯合《這就是街舞2》打造了“這就是街舞”主題店空降上海,還推出“一起battle鴨”特別款禮盒。
?
近日,來伊份借著《哪吒》的熱度,與天貓美食**日聯合打造“龍宮”IP。活動預熱一開場便在微博官宣造勢,又是隔空喊話天貓想辦法催“龍王”簽合同,又是透露將在海底舉辦零食發布會,引得各路粉絲圍觀。
?
8月28日發布會當天,來伊份在海底造了座“龍宮”,還請來人魚助陣,獻上了四海八鮮聚龍宮禮盒。3000盒的四海八鮮禮盒單日售罄,首次**店鋪達到“魷魚絲/魚干/海味即食”類目的行業交易**名。
?
跨界聯名、打造主題店、自創IP“龍宮”,來伊份正在用花式營銷帶來社交性和內容性的話題,試著與消費者產生更多的情感連接和轉化。事實上,來伊份的目標不止如此,它還希望成為整個零食行業的文化傳播者。
?
為此,來伊份打造了全球**零食博物館,這個場館包含了前沿科技互動體驗、科普教育、親子娛樂及餐飲服務等功能,將長期面向消費者開放。
?
在來伊份的零食博物館里,吃貨們可以發現各種美味零食,了解它們背后的歷史與文化,體驗派們可以親身嘗試零食的制作工藝、DIY種植,還有五維互動游戲、中心劇場、兒童游樂空間……
可以看到,零食博物館不僅是來伊份的“宣傳委員”,還會展示整個休閑食品行業的發展歷史,向大眾普及更多關于零食的知識,比如各種精妙的制作工藝、零食的誕生過程等,讓消費者在游玩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并喜愛零食,從而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
有趣的是,各個行業似乎都會出現一位“博物館長”,比如創建汽車博物館的亨利·福特、打造啤酒博物館的青島啤酒。從賣產品的小天地,到傳播行業文化的大格局,這些有著大視野的品牌,也都“幸運地”成為了各自領域的百年企業。以零食博物館為坐標,來伊份也有著同樣的夢想——成為零食界的百年企業。
零食的困境:產品都差不多,品牌*易被替代
百年企業的夢想,對于一個“青年企業”來說還太遙遠,擺在19歲的來伊份面前的,是一個更重要的現實問題:強勢崛起幾大電商零食巨頭,雨后春筍般的新興品牌,在這樣的處境中,來伊份如何成為一個不被替代的品牌?
?
休閑食品普遍存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產品線、口味、包裝等方面趨同,營銷手段、營銷路徑也大同小異。而在消費者端,需求善變且挑剔。所以,零食企業如何捕捉消費者需求變化,在口味、口感、服務等環節上,與現有同類展開錯位競爭,則成為突圍的關鍵。
?
一直以來,為了提高競爭力,來伊份下了不少功夫,比如24道質量防線、溯源體系、智慧零售等。但消費者看不到品牌背后做的努力,也不會為了看不到的價值而付錢,問題的根本還是在于產品——消費者接觸到的*直觀的是產品,但他們對于休閑食品的痛點依然沒解決。
?
品牌多、產品多、產品雷同,意味著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做選擇上。眾所周知,當代年輕人一大通病便是選擇困難癥,更何況要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把難能可貴的休閑時間浪費在判斷信息、選零食上,“休閑食品”反而沒能讓消費者感到“休閑”。
?
這樣的市場現狀與消費者的需求是不相符的。
?
需求痛點,就代表著品牌的機會。是否能夠打造足夠差異化的產品?是否能夠在某個細分品類中做出一款代表性的產品?就像想到瓶裝水就能想到農夫山泉、怡寶,是否能讓消費者想要買堅果或果干時,也能想到某個品牌?
?
帶著這樣的愿景,來伊份開啟了新的戰略——產品品牌化。我們開頭提到的在零食博物館發布的9大單品,便是這項戰略中的一部分。
?
這9款產品涵蓋了蜜餞類、肉制品、糖巧、堅果炒貨、膨化食品、糕點這六大品類,包括芒太后(芒果干)、居司令(豬肉脯)、百年好核(核桃仁)、鍋巴KAKA脆(糯米鍋巴)等大家熟知的單品。
?
我們看到,這9大單品涵蓋了消費者日常*常購買的零食品類,部分產品也有眾多的競爭者。比如天天堅果,在各個零食品牌都能看到類似的產品,有的甚至連名稱、包裝都傻傻分不清楚。至于這步棋將如何往下走,來伊份向我們分享了他們的思考。
零食的突圍:成為小品類里的獨角獸?
我們常說大單品時代已經過去,但來伊份認為,對于擁有渠道優勢、市場基礎的品牌來說,大單品的意義依然重要,而這樣的意義并不是基于大單品對于品牌的,而是基于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
?
過去的大單品更注重“單”,以某個固定的暢銷品占領消費者頭腦,主要依靠渠道的鋪設與鋪天蓋地的廣告。但消費者不斷變化、渠道日趨多元,這種打法如今已經不再有效,“搶占心智”的大單品機會在減少。在“超競爭、超細分、超短頻”的今天,強攻細分的獨角獸,將成為企業實現突圍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
比如統一在2016年提出10億產品矩陣,有小茗同學、海之言、鮮橙多、老壇酸菜面、湯達人等產品,其中小茗同學冷泡茶吸引了大批95后粉絲,湯達人則成為了5元+方便面市場的領頭羊。
?
伊利旗下有多個銷售額超過10億的品牌,其中包括暢意****、舒化、谷粒多、味可滋等多個10億級品牌,其中舒化奶專注于解決乳糖不耐受的問題,谷粒多則以“抗餓”的特性滿足了消費者的快節奏生活需求。
?
此外,還有不少涌現出來的滿足少數人需求的小眾產品,例如江小白就是典型的“強攻細分”的10億級產品,主打適合年輕人的清香型高粱小曲酒。這些各個細分領域的10億級“領頭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從消費者的認知和選擇出發,找到消費者在某個細分領域的剛需,為之量身打造一款產品,依靠明晰的賣點、足夠的品質以及其他附加值,從一個“供選擇的產品”轉換為“難以替代的產品”。
?
來伊份介紹說,品牌旗下有152 0173 3840+個SKU,其優勢在于沒有形成固有印象,對于消費者有著較大的想象空間,但另一方面,有存在著選擇過多、可替代性較強的弱勢。
?
在消費者對于細分化的日益需求下,來伊份選擇了*具潛力的9款產品進入了“明星梯隊”,未來將對它們進行重點培養,打造大單品。至于具體如何培養,通過觀察市場上較為成功的單品,我們可以總結出,想要打造“難以替代的”剛需產品,至少需要滿足以下三點:
?
1、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即切中消費者的剛需。
在產品價值點的提煉上就要能清晰、明確、有力地說動消費者,例如王老吉和加多寶的賣點是“預防上火”,伊利舒化奶的賣點是“無乳糖”,江小白的賣點是“青春小酒”。
?
來伊份則從產品命名的方式進行了轉型。過去來伊份是按照傳統的產品經理命名的思維導向,比如1號金芒、4號豬肉脯,代表著芒果或豬肉的某塊優質部位,作為產品研發者會認為這些信息是產品的重要賣點,但消費者其實不了解食材的哪個部位有什么不同,這些專業的詞匯對于他們來說并沒有吸引力。
于是,來伊份轉變思路,開始從消費者的角度去想問題——*愛吃芒果干的是什么樣的一群人?是女性用戶;這群消費者平時喜歡什么?女生愛看劇,而近兩年宮廷劇大火。
?
因此,來伊份將“1號金芒”更名為“芒太后”。一方面,“太后”對于女性消費者而言更加有趣、有吸引力;另一方面,“芒太后”恰好是“芒太厚”的諧音,能夠給消費帶來“芒果干肉肉的、厚厚的”這樣較為直觀的產品認知。
?
2、以完整的產品價值,支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圍繞產品的賣點,以整體的包裝、營銷、場景等升華產品的價值,全面地說服消費者形成購買行為,甚至推薦他人購買。例如農夫山泉的茶π,上市一年銷售突破10億,主要原因在于其洞察了90后強烈的個性化需求。一方面,產品以獨特的口味和不斷推陳出新的包裝,吸引了求新求異的年輕消費者;另一方面,農夫山泉邀請人氣爆棚的BIGBANG來代言,抓住粉絲經濟的同時,更樹立了年輕時尚的品牌形象,博得了年輕人的認同感。
?
再比如年輕人酒局上的明星單品江小白,針對年輕人的各種生活場景,推出了各種或扎心、或暖心、或妙趣橫生的包裝文案,升華了產品調性,消費者對于品牌的情感認同由此增強,并自發地成為品牌的“傳話筒”。
以來伊份9大單品之一的“來吃鴨”為例,產品的名字源于年輕人在網絡上常用的“鴨鴨體”,包裝的外形還是一只帶著耳機的“潮酷鴨”,迎合了追求時尚、有個性的年輕消費群體。
另一大單品“梅里堅”,則是讓“話梅”和花生跨界玩出了新鮮感。這款產品看起來與話梅十分相似,實際上卻是“穿著話梅外衣”的超級物種,話梅干的形狀其實是由糯米粉、小麥粉等輔以烘烤工藝制成的,吃起來也是酸酸甜甜的口感。很多消費者表示非常有趣,紛紛曬圖“表白”梅里堅。
?
3、整個產品體驗要好玩、有參與感,增強品牌黏性。
如果僅僅停留在產品本身,很多產品其實差異不大,附加值就體現在產品帶來的體驗上——能不能讓消費者覺得有意思?能不能達成強有力的溝通?能不能形成情感聯系?這背后其實體現的品牌的文化力量。
?
比如我們的“老頑童”奧利奧,一直都和消費者玩得很嗨。國潮盛行時,奧利奧推出故宮廣告片、“啟餅皇上”故宮聯名禮盒,足足過了一把宮廷癮;《權力的游戲》*后一季開播,奧利奧用餅干做成了50秒的經典片頭,同時發布限量權游主題餅干,各大家族的徽章都被印在了餅干上。
?
再比如另一個經久不衰的大單品——可口可樂,昵稱瓶、歌詞瓶、線上征名……可口可樂通過各種互動活動,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形成強大的情感紐帶。事實也證明,可口可樂這個百年老單品,到今天依然是年輕人的“快樂水”。
?
來伊份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來提高參與感。在“芒太后”、“居司令”等產品命名的過程中,來伊份會通過社交媒體去和用戶溝通,從命名的階段就開始和消費者形成互動,讓消費者參與到產品的誕生中來,既有趣味的體驗,也能與品牌產生情感的聯系。
總結
來伊份的“破”與“立”,我們可以總結為:打破舊的市場思維,與消費者建立新的關系。
?
**從品牌形象上“改頭換面”,以一個年輕、有趣、時尚的新形象和新一代消費者玩在一起,不斷推出有趣的活動,增強品牌“愛玩”、“會玩”的個性,贏得年輕人的認同感。形象跟上了,內在也不能落下,在*根本的產品層面上,從消費者的需求或困擾出發,著力打造小品類里的強有力單品。
?
簡單地來說,就是先讓消費者一眼能看到產品,吃了之后感到滿意甚至驚喜,到了下次想要吃這個品類的零食時,能**個想到“來伊份”這三個字。這或許也是所有零食品牌共同的愿望。
?
但在休閑食品在這個信息爆炸、同質化嚴重的領域,想要成為與眾不同、不可替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行業要優化升級,必要經歷一場淘沙。在這個階段中,品牌也免不得要度過一段漫長的陣痛,能存活下來的也將得到豐厚的獎勵,相信時間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