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食品商務網訊 近年來,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舶來品”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各家各戶的“年貨”中。那么,挑選這些商品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一些包裝上全是洋文,看起來“高大上”的商品真的靠譜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在去年一年里,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下簡稱河南國檢)就曾檢出多批次進口食品不合格的情況出現,而不合格原因多為:未獲檢驗檢疫準入、非法添加無食用依據物質、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微生物超標及蛋白質含量不達標等,涉及品種涵蓋飲料、酒類、植物籽仁、膨化食品、糖果等。
那么,在挑選進口食品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記者特意向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籌)食檢科工作人員張聰進行了請教。
小貼士:
1.沒中文字的就是進口食品?
真相:錯誤的!所有進口食品都必須有中文標簽!
檢驗檢疫部門權威解答:《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所以,如果進口食品沒有任何中文標識,大多不是從正規渠道進口的,沒有經過檢驗檢疫把關,質量往往難以保障;還有可能是假冒的。因此建議消費者盡量不要購買。
2.條碼序號就能判別進口食品?
真相:錯誤的!看包裝上有沒有原產地的標注
檢驗檢疫權威解答:條碼表明該商品的注冊地,不代表產品的實際生產地。國產產品也是可以申請國際條碼的,進口產品同樣也可申請中國的國產條碼。*直接的分辨方式,是看包裝上有沒有“原產國”或者“原產地”標注。比如,法國生產的啤酒,上面會標注“原產國:法國”;而香港地區生產的方便面,也會寫上“原產地:中國香港”。
3.進口的就是好的?
真相:不要迷信,進口食品也會存在質量問題
檢驗檢疫權威解答:不要迷信進口食品,而且即使是國外一線品牌,質量安全并不見得就一定比“中國制造”的好。2017年,鄭州國檢共對檢出的16批、貨值206.34萬元的不合格進口食品進行了銷毀、退運處理,其中不乏某國外知名的嬰幼兒食品品牌。在今年的春節整治行動中,該局查獲1批未經注冊且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的德國保健品,責令涉事企業對近20萬元人民幣的貨物退運。
4.購買進口食品,到底該怎么選?
主要方法總結起來一共有三種,概況起來就是“三個看”。
**“看準入”:消費者可登錄國家質檢總局官網首頁信息查詢系統,查詢進口食品準入情況,(網址:http://pub.fsciq.cn/approval/SitePages/Home.aspx)
其次“看標簽”:正規渠道進口食品,必定會印有或加貼中文標簽。中文標簽包括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原產國或地區以及代理商等要素。
第三“看證書”:檢驗檢疫部門對經一般貿易進口的每批食品,都會出具“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消費者可向經銷商索取該證明。
而針對節假日銷售火爆的進口紅酒,張聰也特意提醒到“三個注意”:
**注意標簽:缺少中文標簽的葡萄酒有可能是國內灌裝或通過非法渠道入境。
第二注意木塞:有些進口葡萄酒封口的天然木塞上往往印有酒莊圖案、Logo和年份信息,且與封套和酒標上的信息一致。如果不一致,則有可能是用回收酒瓶重新灌裝而成的。
第三注意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所有經正常途徑進口的葡萄酒,檢驗檢疫部門均會出具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消費者在購買時可向進口商索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