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于近日發布了第99-33號進口警示,警示內容稱,基于核污染的原因,將不經檢查限制部分日本食品進口美國。而此前一篇關于“美國全面封殺日本食品”?的文章已在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臺上流傳甚廣,一時間人心惶惶,情況真的有這么嚴重嗎?是名為封殺,還是放寬進口限制?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導致該地區部分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有明顯上升,在奶制品、蔬菜、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檢測出高于正常數值近5倍的放射性碘的存在。事故發生后,日本迅速修訂了《食品衛生法》,對部分地區農產品采取了食用限制、禁止流通等措施。而FDA第99-33號進口警示正是基于日本政府自己制定的禁止出口產品名錄而撰寫的。值得注意的是,“進口警示”并非“進口禁令”,未涉及到官方強制頒布法令的效力。
而且,在這份第99-33號進口警示中,僅提及“在未經檢測的情況下,限制來自于日本福島、青森、千葉、彭城、巖手等13個地區的特定食品進入美國”,這些特定食品包括大米、奶制品、魚類、蛤蜊類、海膽、肉制品、柚子、獼猴桃、蔬菜、嬰幼兒配方奶粉等,而并非像傳言中所講的“全面封殺日本食品”。
在8月5日FDA發布警示以前,根據日本政府的風險評估及檢測結果,在四年內該警示已經過了17次的修訂。隨著修訂次數增多,被解除限制的日本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換而言之,隨著核輻射風險日益減弱,FDA也在逐漸放寬對于日本食品的進口限制。
為了加快福島核事故影響地區的災后恢復和重建,提升民眾對于本土食品安全的信心,近日有日本官員表示,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向運動員村提供來自于福島地區的食品,以“向全世界介紹福島地區的產物”,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可。
而我國對于日本食品的態度又如何?據了解,在2011年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立即發布公告,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縣、栃木縣、群馬縣、茨城縣、千葉縣的乳品、果蔬、水生動物及水產品。同年4月8日,質檢總局再發公告,禁止從日本福島縣、群馬縣等12個都縣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之后有兩個縣被先后排除。因此廣大消費者完全不必擔心,在我國不僅吃不到FDA警示名單上的食品,其它很多FDA不作限制進口的食品種類在我國也同樣吃不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