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一些飲料初創公司深知產品宣傳必須謹慎,因為稍有不當,就會受到大眾誤解,甚至卷入官司中。
皮膚科醫生Bobby Awadalla在研究中發現患者不愿每天涂抹局部制劑,于是開發了可以每天喝的護膚功能飲料UVO,皮膚科醫生也大力推薦該產品。*初,UVO只在商店售賣,即買即飲,現在它已作為復合維生素飲料在網上銷售。
圖源Pixabay
然而,UVO的生理功能與作用機制其實尚未澄清,但消費者卻誤認為這種飲料可替代防曬霜。為了避免誤導性信息的傳遞,目前在線售賣的UVO只提供粉末形式。Awadalla表示,真正的產品信息并沒有很好地傳達給客戶,而且信息的傳遞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零售店員工對產品的認知。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很多重要信息都丟失了,消費者無法了解真實的產品,這會給品牌和公司帶來相當大的風險。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2017年,衣阿華州檢察院對功能水品牌Osmosis Skincare提起訴訟,指控該品牌旗下的H2O UV中性水宣稱有助于保護消費者免受紫外線傷害屬于欺詐行為。該案件于10月宣判,Osmosis Skincare被判罰7萬美元。針對日益增多的此類訴訟,2018年5月,FDA特別發布警示文告,旨在規范肆意宣傳防曬能力的口服營養補充劑市場。
B4解酒飲料采用了一種更聰明的辦法遠離訴訟風險。它把宣傳語改造成“它就像肝臟外的一層防曬霜”,而不使用“宿醉(Hungover)”一詞,這不僅能更好地傳達出產品益處,而且避免違反相關法規。“我們不會在產品的任何地方提及宿醉。它也不出現在網站的任何地方。”Mansour表示,“B4的目標是提供一種保護身體的方法,同時告誡人們喝酒以后會發生什么。
去年,解酒飲料Never Too Hungover也出于類似的原因更名為DrinkAde。此前,Life Support公司曾售賣可以治療宿醉的藥物補充劑之后便收到FDA的警告函,指責其治療聲明使該產品成為“未經批準的新藥”。2010年,Drinkin’ Mate也收到了同樣的警告。顯然,UVO和DrinkAde都已經盡力避免了前輩們所犯的錯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