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圖/pixabay
值此“限塑令”第十個年頭即將結束之際,《食經濟》跟大家來聊聊食品包裝升級換代的話題。
塑料在食品包裝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塑料又是一個污染全球的“超級垃圾”。如何兩全?毋庸置疑,新的“可再生”、“共生型”環保包裝材料是化解這種“矛盾”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隨著全球范圍內對塑料廢物的關注,不少食品商都已加入了“反思塑料”的隊伍,像選擇食材一樣選擇環保的、可再生的包裝材料。根據其中英敏特發布《2019年全球食品飲料趨勢報告》,用生物基材料替代塑料制品,將成為食品企業實現綠色包裝的一個主流方向。
生物性包裝材料能夠在自然界中依靠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用作包裝材料可以大幅度減少垃圾量。自20世紀90年代起,全球生物降解材料產量急速增加,其中60%左右用在包裝行業。
由于具有較好的保鮮效果,約41%的生物性包裝被用于食品保鮮。比如淀粉本身乳化能夠可形成薄膜,可應用于糖果內包裝。目前,這類薄膜已經被美國等發達國家運用到蔬菜、水果、糕點等食品的包裝中。
另外,包括可口可樂、利樂公司、肯德基等國際巨頭已**使用無污染、易回收、易分解的植物性可再生材料。早在2009年,可口可樂推出可回收的植物基塑料包裝瓶,制造來源甘蔗;2014年,利樂Tetra+Pak在巴西首次推出一種生物基LDPE包裝箱(生物基低密度聚乙烯材料,+bio-based+LDPE)。
不僅如此,英國肯德基設計了一款可食用的咖啡杯,讓人在喝完咖啡后,還能夠吧杯子一口吃掉;美國加州的甜品店Thedirtycookie的推出了一款用餅干來包裝牛奶的甜食等等。
這些“可以一口吃掉”的設計讓可食用包裝的想法得到應證。一系列用可食用材料制作的食品包裝開始受到企業、市場以及消費者的多方青睞。
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市場上都出現過哪些可以“連包裝一起吃掉”的食品?
Ooho可食用水包
Ooho 是一個小水球,外面有薄膜包裹,想喝水了,整個吞下就行。
當然,如果不想吃這種軟不拉幾的組織的話,完全可以順手扔掉,這并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的負擔。因為由棕藻的提取物和氯化鈣合成的Ooho,具備可食用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雙重屬性。
2017年4月12日,3名在倫敦學習工業設計的學生,受分子美食的啟發,制作出了水滴狀的儲水容器——Ooho,這一發明在設計界可以說是一炮而紅。
牛奶蛋白包裝膜
由美國農業部(USDA)的兩位研究人員開發出的“牛奶蛋白膜”,是一種新穎包裝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酪蛋白,是一組營養價值很高的牛奶蛋白。與其他包裝材料不同的是,酪蛋白包裝膜既可以制成薄片,也可以噴涂方式噴灑在食物上形成包裝涂層。
據介紹,這種“牛奶蛋白膜”不僅具備包裝、防腐等功效,還能給食物增添多種風味,例如,可以將草莓風味加入到食物的內包裝薄膜中。
可食用漢堡包裝紙
美國有一家名為“Bob's”的快餐店推行過一款可以吃掉包裝的漢堡,這種漢堡采用食用的漢堡包裝紙,消費者拿到漢堡,就可以放心大膽地直接咬下去。
雖然這種包裝紙失去了當初為了隔絕臟東西接觸食物的作用,但從環保角度上說,這也算是一個很不錯的設計概念了。
多口味彩色“果凍杯”
上面這個色彩繽紛的果凍杯,是由美國加州的一對夫妻設計的,它有綠色抹茶、白色香草、紅色莓果等口味,一組售價15.9美元。
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杯子,在你用它喝完水或者飲料后,是可以直接吃掉的。當然,如果你不想吃,又不需要保留起來再次使用,那就放心扔掉吧。杯子很容易分解成植物所需的養分,既實用又環保。
可食用的噴漆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德國一家公司研發了名為“食物終結者”的特殊噴漆,這是世界**可以食用的噴漆。
烹飪愛好者們只需用該噴漆在食物上輕輕一噴,即可讓食物著上自己鐘愛的顏色。“食物終結者”共有金、銀、紅、藍四種顏色。
仿生設計的“植物膠囊”
名為This Too Shall Pass(這一切都會過去)的系列包裝材料,是由瑞典設計工作室Tomorrow Machine 設計發布的,均采用了天然可降解的植物性包裝材質。簡約的“膠囊狀”外形,搭配鮮明的色彩,既實用又美觀。
目前,該系列具備3款不同的設計:橄欖油包裝(以涂上蜂蠟的焦糖為蛀牙包裝材料)、覆盆子冰沙包裝(以洋菜膠為包裝材料)以及印度香米包裝(以蜂蠟為主要包裝材料)。
“這一設計靈感源自仿生學,是利用自然本身來解決環保問題。讓人聯想到的是雞蛋殼或者果皮。”Tomorrow Machine 的創始人之一Anna Glansén說。“這系列食品包裝目前還不會大規模運用,但我們相信不遠的將來,它將具備成為主流包裝的可能性。”
目前,市場上出現過的可食用的包裝產品層出不窮,遠不止文中提及的這些。但是,可食用性包裝材料的研究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因為造價高、體驗差或者其他別的原因,大都是曇花一現,普及度也普遍不高。
當然,從全球環保的大趨勢來看,與此相關的科學探討不會停滯,其未來發展價值值得肯定。(文/sunny)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