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營養不良”指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缺乏癥,主要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特征為體重不增、體重下降、漸進性消瘦或水腫、皮下脂肪減少或消失,常伴有全身各組織臟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及新陳代謝失常和多種營養素的缺乏。近20年來,我國5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良患病率情況有所改善,但兒童營養不良仍然是影響我國西部貧困地區兒童健康的突出問題之一。
福建省泉州市**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綠綠介紹,兒童營養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先天不足: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小于胎齡兒;喂養不當:乳類不足、低能量、低蛋白飲食;不良飲食行為:挑食、偏食、厭食等;疾病因素:牛奶蛋白過敏、消化道畸形、內分泌、遺傳代謝病、反復感染、心肝腎損害。
營養不足的危害有哪些?楊綠綠表示,營養不足會影響體格發育,出現消瘦、身高、體重不達標、皮下脂肪少、肌肉無力、生長發育遲緩;影響行為認知,可導致認知功能降低、精神心理發育遲緩、注意力下降、精神狀態差、活動耐力下降;影響機體免疫,抵抗力差、易感染及患其他疾??;影響機體自主恢復能力,傷口愈合不良、術后恢復不佳;增加成年時期患肥胖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
研究表明,患兒生長發育不良的程度越輕,預后越好,因此,兒童營養不良須盡早干預。楊綠綠表示,體格指標(身高、體重)測量是生長發育不良*直觀、*簡易的評估方法。建議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體重。定期監測可及時發現異常,如評估提示營養狀況低下,需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建議下給予適當的營養干預。**要去除病因,包括積*治療原發病、糾正消化道畸形、解決牛奶蛋白過敏問題,治療腹瀉、貧血及其他消耗性疾??;同時要進行環境和個人衛生治理,從源頭上制止由于攝入不潔食物和水引起的生長發育障礙;此外,還要積*治療并發癥和合并癥。
楊綠綠提出以下幾項飲食方面的具體干預措施:矯正挑食、偏食、厭食等不良飲食行為,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進餐時間規律,在餐桌上進餐,不到處走動,不邊吃邊玩,不暴飲暴食;家長要掌握營養知識,合理喂養,嬰兒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隨著年齡增大給予易于消化而具有營養的食品。均衡的飲食結構,葷素搭配合理。輕度營養不良要補充營養,增加膳食營養攝入量,確保能量、蛋白質及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全面足量攝入。中、重度營養不良,在補充足夠的能量和蛋白質時,應遵循由少增多、循序漸進的原則。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小于胎齡兒因其營養需求較高,可在醫生建議下選擇易消化的營養類產品。應重視體育鍛煉,每天堅持1小時左右的戶外鍛煉,呼吸新鮮空氣,多曬太陽,提高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