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遠洋漁業是我國海洋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遠洋漁業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是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徑。近日,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我國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制度政策,強化規范管理,推進轉型升級,加強國際合作,推動遠洋漁業規范有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全國遠洋漁業企業共152 0173 3840家,作業遠洋漁船2701艘,遠洋漁業年產量217萬噸。遠洋漁業成為推進農業“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容,在豐富國內市場供應、保障國家食物安全、促進對外合作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強化頂層設計 完善制度政策
一是發布實施《“十三五”全國遠洋漁業發展規劃》。全面調整遠洋漁業發展思路,嚴控遠洋漁業企業和遠洋漁船規模,將遠洋漁業發展主要由數量擴張調整到嚴格控制規模、強化規范管理、加快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上來,促進遠洋漁業規范有序發展。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措施。全面修訂發布《遠洋漁業管理規定》,接軌國際管理規則、強化涉外安全管理、加大違規處罰力度、便利管理相對人,為新時期遠洋漁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首次建立遠洋漁業企業履約評價制度和遠洋漁獲轉載報告制度,全面修訂《遠洋漁船船位監測管理辦法》,制定《遠洋漁業國家觀察員管理實施細則》,推進遠洋漁船電子漁撈日志和遠程視頻監控系統試點,提高遠洋捕撈全程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強化產業素質 推進轉型升級
一是現代化遠洋漁業船隊初步建成。在嚴控漁船數量基礎上,大力實施老舊漁船更新建造,10年以內船齡漁船占作業遠洋漁船總數比例逐步提升,首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專業南*磷蝦漁船建成下水,初步建成了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遠洋漁業船隊。
二是全產業鏈建設初見成效。著力打造魷魚優勢產業,2019年首次發布中國遠洋魷魚指數,建成中國遠洋魷魚交易中心。努力開拓金槍魚國內市場,提升金槍魚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遠洋漁業基地建設,批準建設浙江舟山、福建福州(連江)、山東榮成等3個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4個境外遠洋漁業綜合基地。推動遠洋漁業全產業鏈發展,遠洋漁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
強化規范管理 嚴處違規行為
一是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以“零容忍”態度,對調查核實的一批違規遠洋漁業企業和漁船采取罰款、暫停漁船作業、暫停或取消企業從業資格、將違規船長和管理人員列入從業人員“黑名單”等措施進行嚴厲處罰,持續推進遠洋漁業規范有序發展。
二是會同國際社會打擊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簡稱IUU)漁業活動。堅決支持并積*配合國際社會打擊各種非法漁業活動。配合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將16艘“三無”船舶列入IUU漁船名單。
積*推動加入《港口國措施協定》,連續兩年將我國加入的各區域漁業組織公布的IUU漁船名單轉發相關部門進行港口布防;協調推動中國海警局開展公海執法,打擊“三無”漁船在公海非法捕撈,維護我國遠洋漁船合法權益。
強化國際合作 樹立良好形象
一是不斷深化多雙邊漁業合作。農業農村部召開中國南太平洋島國農業部長會議和漁業合作論壇并簽署《楠迪宣言》。積*推動與基里巴斯、所羅門加強漁業合作。先后與斐濟等1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漁業合作協議或備忘錄。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加入《南印度洋漁業協定》,積*參與8個政府間區域漁業管理組織談判磋商,維護我國遠洋漁業合法權益。
二是積*主動養護公海漁業資源。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在公海部分區域實施自主休漁,主動履行國際義務,養護公海漁業資源,展示我國積*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三是健全國際漁業履約工作機制。成立遠洋漁業國際履約研究中心,建立了遠洋漁業國際履約隊伍,對口跟蹤落實相關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履約事務,及時將相關區域漁業養護管理措施轉化為國內管理規定,履行負責任國家義務。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遠洋漁業始終堅持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致力于科學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漁業資源,促進全球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嚴格控制船隊規模,強化規范管理,打擊非法捕撈,提高質量效益,努力建設布局合理、裝備優良、配套完善、管理規范、負責任和可持續的遠洋漁業產業。
隨著國際漁業治理體系變革,養護海洋資源、打擊非法捕魚成為國際趨勢,行業監管也將越來越嚴,國內外形勢變化使遠洋漁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與日俱增。今后遠洋漁業企業要練好內功、提升素質,勇于迎接各種風險挑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