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許多國家對于植物資源的開發態度越來越寬容,使得一些有開發價值的植物資源能更快進入到產業鏈條之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近日發布了*新的新食品原料征求意見,其中食葉草就是這樣一種**價值的植物資源。從2019年10月國家衛健委受理食葉草的新食品原料申請(衛食新申字(2019)第0003號),到日前的征求意見稿,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再考慮到后續的研討和審批時間,食葉草的審批時間將遠遠小于新資源食品平均3—5年的審批周期。
食葉草是蓼科酸模屬植物,是以引進的魯梅克斯K-1酸模與我國野生巴天酸模回交選育生成。天然酸模屬植物在我國資源豐富,有26個種和兩個變種,由于野生酸模的莖葉中含有草酸、酒石酸等有機酸以及單寧等物質,其口感酸澀,適口性不佳,因此產生了人工選育品種食葉草。與野生酸模相比,食葉草不僅營養成分有所提升,其酸澀感也得到大幅改善,是人畜共食的優質資源。同時,食葉草的生長效率非常高,種植一次可生長20年以上,畝產較高且一年可多次收割,是一種持久資源型植物。
圖源pixabay
食葉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約占總質量的36%—48.7%,因此也被稱為“蛋白草”。此外,其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C,鉀、鈣、鐵、鋅、磷、鎂等礦物質以及β-胡蘿卜素、葉綠素、大黃素、異黃酮、SOD等活性成分。
新資源食品的界定是食葉草邁入商品化市場的**步,這對于食葉草產業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對于食品原料來說,從農產品跨入食品原料是關鍵一步,是對其人類食用價值的肯定。從用途來說,食葉草與紫花苜蓿的定位基本相似,都是為了擴大牧草資源而存在,而食葉草的新資源食品身份則能顯著增加其在食品領域的應用,在營養食品、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領域都有著可觀的前景。
據了解,食葉草在約20年的食用歷史上,并沒有發現顯著的毒害作用,但由于其缺乏孕婦及嬰幼兒的安全性評價,作為新食品原料來管理在當下更為貼切,也符合我國對新型食品的管理要求。隨著應用的不斷深入,食葉草也將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驗證,預計未來會在更多領域進行開發。
當下,市場對于食葉草的關注主要集中在蛋白質上。但是由于葉蛋白的提取成本較高,多以粗加工形式存在,例如大麥葉等,所以在市場的流轉上遠不如豆類蛋白容易。因此,食葉草仍然要向縱深發展,其整體的功能性評價將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