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今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貼近消費者的社區商業在“保障供應、穩定物價、持續開業”等方面凸顯出保民生、促穩定的重要作用。社區消費者需求的新變化,也為社區商業未來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6月29—30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以在線會議形式舉辦的“2020中國社區商業年會”,共同探討疫情期間生鮮超市、便利店發生的新變化和新需求,以及中國社區商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圖源pixabay
生鮮超市借勢異軍突起?
疫情到底給社區超市帶來哪些變化?從實際情況來看,社區生鮮超市變化較大,出現了零售業態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百貨業、餐飲業受到重創的同時,以生鮮超市為主的社區商業取得了較大發展。超市+餐飲模式的成熟化,帶動整個超市、賣場、商品結構的重新調整。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立平在2020中國社區商業年會上,在其題為“社區超市將迎來迭代創新的時代”演講中分析認為,社區生鮮超市、菜市場作為社區商業基礎性業態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強。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出,生鮮超市不僅是社區商業的基礎性業態,而且在作為城市基礎生活設施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超市未來的主要功能就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解決方案。這次疫情中超市如何解決消費者的生活問題,提供解決生活方案,成為超市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陳立平表示,“疫情促進了社區超市線上線下的結合,過去很多超市對線上線下的結合抱著一種懷疑的態度,這次疫情可以看出,到家服務成為促進社區超市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力,疫情過后到家服務也會成為社區超市的一個標配性的服務。”
此次疫情促進了超市和社區的聯系,社區超市的理念開始形成,這是疫情為社區超市所帶來的明顯變化。
疫情過后,社區超市的經營環境或者未來社區商業的發展趨勢怎樣?在陳立平看來,社區超市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面臨著經營環境不確定因素。這次疫情中小企業受到較大影響,在消費低迷的大環境下,社區生鮮市場的競爭會變得越來越激烈,業態創新成為超市*緊迫的一項任務。在此背景下,未來三到五年,社區超市的迭代創新步伐將加快。
基于疫情當中超市的發展和國內外環境的變化,陳立平認為社區生鮮超市未來有以下變化:一是健康、便利、性價比,這三方面將成為未來幾年超市迭代創新發展的主要方面。
二是在未來經濟環境不確定情況下,消費分化日益明顯,或者說消費分化日益加劇。在通脹緊縮的環境下,折扣型超市將有較大發展。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收入增加較快,所以產生了以盒馬鮮生這種新零售為代表、以消費升級為主要方向的新型超市業態。
三是以自由品牌開發,全球采購為主的國內外供應鏈整合將加快。疫情過后,中國的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很有可能大大**于歐美國家,所以進口采購或者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將加快,這也為整合國內外供應鏈提供了比較好的條件。陳立平認為,疫情過后,超市+餐飲的模式會逐漸成熟,近期一些超市做了很多餐飲+超市模式的探討,把北京幾家**餐飲企業的加工食品,像烤鴨、小龍蝦等引入到超市銷售,受到消費者歡迎。小家庭化必然會促進超市+餐飲模式的發展。現在北京每戶家庭只有兩個人左右,所以做飯就變得不經濟,這也促進了加工食品產業的發展,也就是說消費者更樂于在超市買加工好的商品回家加熱以后吃。
“超市+餐飲模式的成熟化必然會帶動整個超市、賣場、商品結構的重新調整。在看到整個社區超市小型化發展的同時,也看到了一千到三千平方米中型食品超市發展的巨大潛力,未來生鮮超市商品結構調整的關鍵在于食品本身的開發。”陳立平說,除了社區商業服務綜合體的發展,*重要的就是在這次疫情中大放異彩的到家服務功能,未來仍有繼續深化拓展的空間。如以社區超市為中心,提供對老年人的關照,利用到家服務和超市與社區居委會、物委會的合作,通過到家服務這個平臺,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食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解決方案。
新零售是社區商業的未來?
在日前剛剛發布的2019超市百強名單中,年銷售額增長*快的是盒馬鮮生,同比增長152 0173 3840.7%;單店銷售額*高的是成都伊藤洋華堂,店均銷售額約6.7億元;門店超千家的企業有5家,分別是華潤萬家、永輝、聯華、世紀華聯和成都紅旗。
“社區商業的核心在于社區,它的本質是離消費者*近、*方便。所以,從*近、*方便這個角度來講,就是解決老百姓平時日常的消費所需,這是社區商業的定位。”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在年會上就“社區商業的未來”主題進行了分享。
侯毅認為,從今天的互聯網時代來看,現在的某些商業模式還不是*便利的,因為商品送到家才是更方便的。現在很多消費者已經不是從小區、社區商業進進出出,更多是選擇開車到家,很難再走到門口、走到社區去買東西。所以,社區商業與傳統零售大賣場、超市相比更加方便。但是,互聯網時代到家服務的情況下,社區商業更需要解決即時到門口的方便性,真正意義上給消費者帶來方便性。
“到家服務里面的商品,由于門店數有限,所以商品的選品能力、供應鏈能力、供應鏈配送能力成為主要的核心競爭能力。所以,如果社區商業僅僅是一家小店是很難支撐的,它一定是規模化經營,有較強的供應鏈體系,包括自有品牌體系,提供給消費者完全不一樣的價值。”侯毅認為,“因為社區商業的布點周圍可能有很多類似的店,本來一家店生意蠻好,但是隔壁又開一家店,往往會把你的生意擠掉一部分。所以,社區商業商品的精準選品能力,商品的研發能力,商品的差異化能力,才是社區商業能否走的更遠、更長的關鍵。”
“從今天社區商業鼻祖7-11便利店這種企業來看,它50%以上的門店提供自有品牌,提供給消費者不一樣的價值,又保證自己門店有相對比較高的毛利率,保證企業快速發展。所以,未來的社區商業一定是在兩方面著手:一是比所有業態更加便利,不管線上還是線下。二是小店一定是以差異化、特色化為核心。如果這兩點都做到,社區商業的未來是相當有發展前景的。”侯毅如此表示,未來社區商業變成新零售,變成線上一體化這是大勢所趨,基于會員群體的精準營銷是大勢所趨,只有變成互聯網企業才是社區商業未來發展的根本之路。
抓住社區商業潛力風口機遇
零售業在國家政策支持方面有哪些紅利呢?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在年會上分享了有關政策方面的信息。“減稅降費政策,社保減免,電費減免,國家明確延續到今年底,無論是社保、利息、電費,對企業而言都是一個較大的成本節約。另外,國家準備再次調低增值稅稅率,這對零售業都是利好政策。 其次,國家在刺激消費方面有一系列政策出臺。”王填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在全國兩會上建議取消水果9%的增值稅。
針對社區商業的發展,他認為社區商業一定會形成一個新的發展機會,在15分鐘的生活圈里形成一個社區商業發展模式。15分鐘生活圈一般會有三萬到五萬平米的社區鄰里中心,這里除了有超市,還有一些教育培訓、生活及餐飲類的服務都會在社區里出現。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社群鄰里中心有望快速發展,我們也會將兩萬平米以上的大賣場改成社群鄰里中心,還有以生鮮為主導的社區超市,包括一些社區便利店等。
王填分析,社區商業未來在生活必需品方面會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有三種業態會成為主流:一是社群鄰里中心在數量上,社群里有一個鄰里中心就可以,雖然數量不多,但它的必要性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看誰能夠**搶占這個入口。二是社區生鮮超市,也許一個社區有兩三個,甚至大的社區更多一點也正常。三是到家業務,既包括社區團購,也包括目前做得比較多的O2O的業務。這幾種業務將在社區商業里以復合形式存在。
物美集團CEO張斌認為,社區綜合服務代表著未來發展的方向。社區不單純只給消費者提供商品服務,還會提供更多其他方面的服務。
山東家家悅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培桓認為,社區商業是打造社區居民的好鄰居、家庭的好幫手,在今年疫情期間更體現了社區店的重要性。疫情發生以后,家家悅當時線上(訂單)每天都爆滿,騎手不夠、店里的車也不夠。所以,就把所有社區店全部跟居民建群,把所有社區都做價格拼團。這樣所有的店能把城市全覆蓋,都能把商品送到家,整個城市沒有死角,線上線下全都覆蓋,體現了社區店的重要性。
未來,家家悅的工作重點是認真做好社區店,更加貼近消費者,特別是在研究增加顧客的購買頻率上做更多的工作。另外也要利用數字化做好顧客的分析研究,滿足消費者一日三餐的需求,真正做到成為居民的廚房和冰箱的補充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