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三農問題”關系民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教授劉昕表示,我國是“大國小農”,不能單純模仿國外規?;C械化模式。農業經濟的發展必須摸出自己的一條路。農業如不重視標準化,則未來路會很難。標準化之后,就要做市場、建冷庫、做標準。
在劉昕看來,近年來,我國初步構建了以國家和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為基礎、企業標準為補充的農業標準體系,但農業標準化重點主要突出在名特農產品,而且一般都只有一套標準,許多農產品還沒有標準,沒有對同一類農產品進行分級的標準界定,檢測標準不全,導致標準覆蓋面小,適用性差,不利于品牌農產品的開發。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家,早已實現農業市場化、產業化、集約化、現代化,嚴格實行農業標準化體系。
為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劉昕認為:一是高度重視現代農業標準化示范園、示范場、示范基地建設,加大對農業標準化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適合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二是高度重視對農業標準化項目實施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建立農業標準體系,把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納入標準化管理軌道,逐步形成與國際接軌的國家農業標準化體系。加大農業科研成果向標準化轉化,加大品牌農產品的科研投入,及時淘汰落后失效標準,確保農產品品牌始終有高質量的標準體系作為支撐。三是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測機構的專業水平,為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監管提供技術保障。加強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標準化管理人員和基層農業技術人員是農業標準化推廣實施的骨干力量,要堅持有計劃、有層次地進行農業標準化知識教育與培訓。四是積*參與國際標準組織(ISO)、國際食品法典(CAC)等國際組織的相關活動,擴大以我國為主制定國際標準的范圍和數量,加快我國優勢特色農產品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進度,提高我國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的能力和水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