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鼓勵消費者從“喝奶”向“吃奶”轉變,奶酪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是關鍵所在。“要提高我國人均乳制品的攝入量,就應該從單一的喝奶向吃奶多元化發展。奶酪作為發酵乳制品應盡早走入家庭,走上老百姓餐桌。”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宗尚說。
據了解,我國人均奶酪消費量僅為每年0.1公斤,與荷蘭人均消費每年21.6公斤、美國人均消費每年15公斤的差距顯而易見。即使同處亞洲的日本、韓國,人均奶酪消費量也分別達到了2.4公斤和2.8公斤。以荷蘭2017年的數據為例,荷蘭原奶生產量達到152 0173 3840萬噸,其中大部分都用于制作奶酪,達到88.8萬噸。以10:1比例大致推算,荷蘭用于生產奶酪的原奶超過了原奶總量的60%。
推動國內奶酪產業發展,擴大消費規模,通過功能性奶酪產品開發,發展適合中國消費的奶酪市場將是未來重點工作。“近些年,國內奶酪市場快速增長,進口量激增,彰顯國人對奶酪產品日漸增長的需求。2011年我國進口2.86萬噸奶酪,2019年進口了11.49萬噸奶酪,8年間增長了4倍。但受飲食習慣、價格、政策和相關標準等因素影響,我國奶酪生產并不如人意。”宋昆岡表示,我國應加快奶酪標準的制修訂和分切奶酪生產許可細則的出臺,為更多的優質奶酪產品進口敞開大門、為國內企業創新奶酪產品“給養”,為企業產品的多元化發展“扶一把”。社會各界應齊心協力推動乳制品的結構調整。在創新研發、標準完善、市場培育、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共同努力下實現產業升級。
劉宗尚表示,生產奶酪的工藝并不復雜,但質量控制不容易,需要企業建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加強人員培訓,選擇合理的生產工藝,制定好檢驗體系。“此外,產品應有**性。”劉宗尚提出,中國目前缺少開發適合國人口味的奶酪,企業應加大自主研發的資金投入,加強與科研機構合作,企業更需要政府在獎勵政策方面給予支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