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2019年,在奶業振興的背景下,中國奶業生產穩步增長。牛奶產量增速創近5年新高,奶制品加工量繼續增加;奶制品消費量穩步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奶制品進口繼續增長,鮮奶進口增幅明顯。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2029年中國奶制品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未來10年將是我國奶業振興的攻堅期。生產有望明顯增加,適度規模養殖加速推進;消費總量穩步增長,品種多樣化趨勢增強;進口繼續增長,進口來源地更加多元化;價格震蕩上行,優質優價特征更加明顯。但國際貿易形勢變化、疫情影響以及奶業新國標的不斷完善將給我國奶業安全帶來*大的不確定性,行業需持續關注。
圖源pixabay
2019年奶業生產穩步增長
《報告》指出,2019年,在奶業振興背景下,養殖效益增加明顯,助推我國奶業生產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2019年,奶類產量約為3305萬噸,較上年增長4.0%。其中,牛奶產量3201萬噸,較上年增長4.1%,增長率創近5年新高;存欄100頭以上的奶牛規模養殖比重約達64.0%,規模化養殖場實現****機械化擠奶,泌乳奶牛年均單產水平有望達到7.8噸。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國奶制品加工量2719.40萬噸,較上年增長5.6%。其中液態奶產量2537.67萬噸,較上年增長5.8%,干乳制品產量152 0173 3840.7萬噸,較上年增長2.5%,奶粉產量105.24萬噸,較上年增長2.4%。
奶制品消費總量達到4949萬噸,較上年增長4.9%;人均奶制品消費量為35.35千克,較上年增長4.5%。
進口奶制品累計297.34萬噸,較上年增長12.8%,進口額111.2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0.8%。奶制品出口量5.42萬噸,較上年增長1.4%;出口額4.3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3.9%。進口來源國以新西蘭、德國、澳大利亞、法國和美國等為主。
生鮮乳平均收購價為3.65元/千克,較上年增長5.5%,創近5年新高。
轉型升級效果將逐步顯現
《報告》指出,奶業生產有望明顯增加,適度規模養殖加速推進。隨著奶業振興戰略的落實,奶牛適度規模養殖將加速發展,奶牛飼養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奶牛生產效率將明顯提高,預計到2029年,100頭以上奶牛養殖規模化率將達到75%,奶業機械化水平保持在95%以上,奶類產量將達到4300萬噸,未來10年年均增速為2.7%。
消費總量穩步增長,品種多樣化趨勢增強。展望期間,伴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和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奶制品消費將穩步增長。預計2029年人均奶制品消費量為45.92千克,比基期增長35.1%;奶制品消費總量將達到6596萬噸,與基期相比增長39.1%;產品種類創新、冷鏈物流完善、跨境電商崛起、消費偏好養成等將加速奶制品結構升級,未來巴氏低溫奶、奶酪、黃油等產品消費量將較大幅度增加。
進口繼續增長,進口來源地更加多元化。展望期間,我國生鮮乳產需缺口將長期存在,奶制品進口繼續增加。預計2029年奶制品進口量將達到2315萬噸,與基期相比增長49.9%,進口量年均增速從過去10年的12.3%降至3.4%。展望前期,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歐盟地區將繼續保持進口來源主導地位,展望中后期,美國以及“一帶一路”國家進口潛力將逐步顯現。
價格震蕩上行,優質優價特征更加明顯。展望期間,受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飼草料成本、糞污處理成本等剛性支撐,奶價將保持震蕩上行態勢。由于中國奶業資源的分布不均衡以及品種的差異性,地區間、品種間的價格分化特征將長期存在,營養化、優質化、健康化的產品將保持優質優價特征。
《報告》指出,生產與生態將協同發展,奶業轉型升級效果將逐步顯現。2020年,各省將積*落實奶業振興計劃,積*實施奶業提質增效行動,加強優質苜蓿基地建設和家庭牧場建設,但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給一季度中小牧場飼料供應和生鮮乳交售造成了不利影響,預計2020年我國奶類產量將達到3390萬噸,較上年增長2.6%,但增速較上年有所放緩。展望未來10年,在奶業振興和綠色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將在優質奶源基地建設、生產布局優化、優質飼草料供給、糞污資源化利用、養殖模式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積*進展,實現奶業生產和生態協調發展。預計到2025年,我國奶類產量將達4000萬噸,與基期相比增長24.6%。
展望后期,我國奶業將在規模化、機械化、集中度等方面取得更大進步,奶源安全將更有保障。預計到2029年,我國奶類產量將達到4300萬噸,與基期相比增長34.0%。未來10年,我國奶業將進入穩步健康發展軌道,奶類產量年均增長率預計將達到2.7%,明顯高于過去10年0.5%的增長水平。
《報告》分析指出,加速推進適度規模養殖是擴大我國奶業生產和提升我國奶業競爭力的關鍵。2020年,我國將通過奶業提質增效建設工程,培育適度規模奶牛養殖主體,推進養殖設施改造,提升奶牛綜合生產率,預計100頭以上奶牛養殖規模化率將達到65%,泌乳奶牛年均單產水平有望達到8噸。
展望中期,將逐步形成以奶農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的生產經營體系,良種繁育及推廣、高產奶牛核心育種群打造、優質飼草料生產等供給側問題有望逐步得到解決。到2025年,預計100頭以上奶牛養殖規模化率將達到70%,奶業機械化水平將達到95%。展望后期,智能化飼喂、精準化管理等技術將應用到奶業生產中,奶牛全要素生產率將大幅提升。到2029年,預計100頭以上奶牛養殖規模化率將達到75%,奶業機械化水平保持在95%以上。
在消費方面,《報告》認為,奶制品消費總量將穩步增長,消費結構更加優化。而2020年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一季度奶制品銷售階段性下滑和消費很難回補,預計2020年奶制品消費增速放緩至5090萬噸,僅比上年增長2.8%,小于2019年4.9%的增速。
展望期間,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將帶動奶制品消費快速增加,特別是農村居民消費和學生奶消費有望成為拉動奶制品消費的重要引擎。預計到2025年,奶制品消費量將達到6116萬噸,比基期增長29.0%。其中食用消費量5571萬噸,比基期增長30.5%,人均奶制品消費量將達到42.97千克,比基期增長26.5%。
展望后期,低溫奶對常溫奶的替代趨勢將明顯加速,黃油、奶酪等干乳制品消費習慣有望逐步養成,推動“喝奶”向“吃奶”轉變,奶制品消費預計進一步提升。預計2029年奶制品消費量將達到6596萬噸,比基期增長39.1%,其中食用消費量5974萬噸,比基期增長39.9%,人均奶制品消費量將達到45.92千克,比基期增長35.1%。
進口增速將逐步趨緩,進口來源更加多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物流運輸受阻,終端消費下降,企業奶粉庫存增加,對進口形成一定抑制,預計2020年奶制品進口量將有所放緩,為1715萬噸,比上年增長3.3%。
展望未來10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便利化的推進,我國奶業市場將更加開放,進口量仍會增長,但增幅會進一步放緩,將明顯低于過去10年的年均增速。預計到2025年中國奶制品進口量將增至2134萬噸,比基期增長38.2%;到2029年,奶制品進口量將達到2315萬噸,比基期增長49.9%。同時,未來中國奶制品的進口來源將更加多元,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2020年,我國生鮮乳收購價將保持上漲態勢。《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國內生鮮乳生產和飼料供應受到一定沖擊,終端銷售下滑,生鮮乳、鮮奶和奶粉等價格均出現下行趨勢,隨著疫情防控的好轉,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主產省采取了一定的補救措施,價格趨于平穩。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外進口可能受阻,預計下半年國內生鮮乳產需將處于偏緊狀況,導致生鮮乳收購價將穩步回升。但高成本依然是推動我國奶價剛性上漲的主要因素。隨著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除了進口飼草料成本上升外,國內環保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資金成本上漲的不可逆性也顯著增強,將推動我國奶價持續上漲。同時,南北之間的價格差異將長期存在,不同生產規模、不同等級的奶制品之間的價格分化也將更加明顯,優質優價特征長期存在。
投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產業安全?
《報告》分析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供應鏈的沖擊程度、奶業新國家標準完善對行業格局的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中國奶制品進口以及國內奶業產業安全仍存*大的不確定性。
歐洲和美洲是我國奶制品進口的主要來源地。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擴散蔓延,作為奶業主產地的歐洲和美洲都成為此次疫情的重災區,德國、法國、意大利以及美國等紛紛采取了關閉邊境、減少航運等措施。短期內,物流受阻、成本上漲、運輸時間延長,可能造成奶制品國際供應鏈的斷裂。《報告》認為,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是短期性的,那么后續生產和貿易有望逐步恢復,但如果疫情演化為常態化,甚至是周期性的疫病,那么將對全球奶制品供應鏈產生重大沖擊。因此未來疫情的發展演化態勢及其對國際奶業的影響尤為值得關注。
加快標準建設是全面提升中國奶業品質的必由之路。過去兩年,無論是《中國農墾乳業聯盟產品標準生鮮乳》還是《中國優質乳工程技術規范》,都在嘗試健全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菌落總數和體細胞數等法規標準體系,以提升我國優質生鮮乳的質量水平。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大的奶制品進口國,進口總量占世界貿易量的1/5。同時,乳企的海外投資和跨境并購也越來越多,因此穩定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對我國奶業健康穩定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
《報告》分析,展望期內,隨著我國全方位擴大農業對外開放,預計生鮮乳自給率將繼續下降,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上升。如果未來逆全球化浪潮再起,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的變化,將給我國奶制品進口以及國內奶業產業安全帶來*大的不確定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