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食品是一種信任品,這意味著諸如食品安全等特點并不是觀察乃至消費后可以獲知的,因此,檢測食品中的一些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等依舊是確認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憑借。相應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食品生產者,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標準對所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或者銷售。對于落實這一出廠檢驗制度,食品生產者的選擇既可以自行檢驗,也可以委托有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檢驗。對此,監管部門在許可申請審查時會分別檢查現場的檢驗配置或者和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服務合同。對于小微食品生產企業,自行檢驗難以落實到位,第三方檢驗成本又過高時,實踐中的“共享實驗室”提供了第三種選擇。
基于共享實驗室的自行檢驗
對于小微食品生產企業,落實出廠檢驗義務是以自身檢驗能力為前提的,這是指在設備、人才、環境等方面達到技術要求后可自行檢驗。比較而言,設備、環境等方面的一次性投入即便在承受范圍內,人才少、長期維持運營的挑戰更大。而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承擔檢驗,成本過高也是挑戰之一。據調查,只有幾名員工的小微食品生產企業,在年利潤不高的情況下,承擔一名化驗員的化驗室使用成本接近每年10萬元,2名則達到了15萬元,如果委托第三方,成本還要高于自建實驗室。由此而來的監管挑戰是小微食品生產者的象征性合規,即作弊作偽情況頻發。因此,在問題導向下,共享實驗室意在解決“事要做,但必須得有人做”的問題。
作為模式之一,基于集群式發展共享實驗室可為若干小微食品生產企業的抱團發展提供支持。概括來說,在食品園區內,共享模式是通過擴建其中某一**方的自建實驗室來滿足其他園區內成員的自檢需要。實驗室的“共建”包括各成員根據自己檢測需要提供設備、器材等,并共同承擔一些通用性的檢測成本。雖然實驗室獨立建于園區內,但不同于第三方,其開展的依舊是企業自檢工作而非第三方的委托檢測。對此,各企業自行安排抽檢人員并送樣自檢。期間既有記錄跟蹤也有能力培訓,以保障自檢工作有序進行。
共享的“收益可增”體現在一是單個小微食品生產企業解決了專業人才難覓的挑戰,尤其是因為自身或者地方發展條件有限而聘不起、或聘得起但招不到、招得到但留不住的各類問題。值得一提的是,人才培養問題也加劇了這一挑戰,即現有檢測人才的食品檢測知識水平和職業技能與規范化開展出廠檢驗要求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共享經濟的本質之一是整合閑散資源,相應的,共享實驗室在充分利用檢測實驗室和檢測人員時也提高了閑散檢測資源的整合性和利用率。當實驗室設備依舊由參與期間的小微食品生產企業提供時,分攤成本之余也提高了檢測人員的工資水平和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獲得職業發展的機會。三是小微企業發展瓶頸的解除也提高了其合規積*性,進而使得出廠檢驗制度真正落實到地,而非只是制度上墻。更為重要的是,生產環節的風險防控更側重過程管理,合規意識的提升和對主體責任的重視更應進一步導向事中管理,落實專業的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工作。
可行性的前提是風險可控
作為合規創新,共享實驗室的收益可增應以“風險可控”為前提。其一,共享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依舊受到環境、人員、設備等的限制。因此,即便是小規模的園區式集群,也要考慮檢測任務量和檢測能力的匹配度。從實踐來看,目前更多的組合是同類型食品的生產企業組合,如大米生產企業,某一地方特色食品等。在異質性的食品生產企業組合中,任務數量和檢測能力的匹配性更要合理控制。例如,糕點類因為保質期比較短,檢測頻率很高,一家參與組合尚且在共享實驗室的承受范圍內,但多家組合會加劇實驗室的工作負荷量而使共享難以執行。
其二,共享實驗室終歸是企業合規的創新之舉,是否采納仍由企業自行決策。事實上,對于企業而言,合規也不再只是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的內部管理,而是成為產品、服務增值發展的一種重要憑據,即其他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對于合規企業的選擇偏好從市場角度認可了合規所帶來的增值效益。因此,即便是小微食品生產企業,也有選擇自檢加第三方檢驗的組合式合規管理,由此包括了法定檢測內容和合同約定的其他檢測標準,如一些國際通行標準,以便滿足后端規模化經營者的要求并借此提高自身競爭力。
其三,地方政府支持共享實驗室的創新在于平衡安全保障和行業發展,這契合了“放管服”改革對于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但在食品這些有關安全保障的領域,監管選擇的平衡之道也同樣考驗著監管者在應對行業創新、自我創新的政務才能。從上海基于風險評估審慎監管新興業態到頂層修法實行部分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風險可控”始終是優化事前許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前提。與此同時,基于風險評估的規則執行靈活性和回應性,也為發揮基層可深入實踐因事制宜的優勢和化解由此而來的監管挑戰提供了可能。例如,隨行政審批權的下放可使基層監管人員結合具體的監管對象,確認何為風險,如何防控。共享實驗室便是一例監管回應。對于實現風險可控,收益可增的合規創新和監管創新,即時的評估也能為自下而上地反饋和自上而下地監督提供渠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