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國務院新聞辦9月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有關情況。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會上表示,糧食安全是全球糧農治理的重要內容。全球氣候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給世界糧食安全帶來重大挑戰。經國務院批準,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山東省人民政府將于9月9—11日在山東省濟南市共同舉辦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大會以“減少糧食損失浪費,促進世界糧食安全”為主題,搭建二十國集團成員、各區域國家代表、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學界等多方參與對話的平臺,探討國際糧食減損挑戰、合作、責任和治理等重大議題。
馬有祥表示,大會將有助于凝聚國際社會在糧食減損方面的共識,構建全球共同節糧減損的良好氛圍,增強疫情下世界糧食安全韌性,為“零饑餓、零貧困”目標貢獻力量。我國是全球主要糧食生產國、貿易國。“在供應鏈不穩、政策多變以及市場波動震蕩的情況下,中國深化農業貿易合作、加強農業投資合作、強化農業科技合作、開展農業政策交流。一方面,通過夯實國內糧食生產,端牢自己的飯碗;另一方面,堅持深化農業對外開放,分享中國發展紅利,促進全球糧食市場穩定。”
中國為何倡議并首次召開國際糧食減損大會?馬有祥表示,一方面是因為節糧減損的重要性。實現糧食安全需要“加法”“減法”一起做。“加法”是千方百計增產,我國糧食產量去年達到6.695億噸,糧食6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減法”是千方百計節約和減損。世界糧食年產量大約28億噸,如果世界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2800萬噸糧食的損失,可以多養活大約7000萬人。如果我國糧食減損一個百分點,相當于減少損失650萬噸,可以多養活約152 0173 3840萬人。另一方面原因是節糧減損的緊迫性。去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糧食供應鏈遭受沖擊、價格上漲、供給趨緊,世界糧食安全狀況不斷惡化。據聯合國報告,去年全球至少1.55億人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創近5年新高。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糧食損失、發達國家糧食浪費問題長期存在。這些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所以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對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的意義更加凸顯。此外,還因為節糧減損的復雜性。節糧減損既涉及生產、收獲、運輸,又涉及倉儲、加工、銷售;既涉及供應,又涉及消費;既涉及設施裝備技術,也涉及思想觀念傳統;既涉及國內產業鏈、供應鏈,也涉及國際貿易,涉及范圍非常廣。因此說節糧減損是系統性工程、國際性工程。
馬有祥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農產品貿易國和*大農產品進口國。農產品貿易規模連續4年穩定在2000億美元以上。今年前7個月,中國農產品貿易同比增長25.8%,進口增長33.3%,中國農產品市場的開放為全球農業的穩定發展做出了貢獻。目前,我國已經與100多個國家建立了農業投資合作關系,今后將穩步擴大農業投資,開展基礎設施、農資農機、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合作,推進農業服務貿易發展,共同提升糧食安全和農業發展水平。同時,加強與各國在良種培育、土壤健康、高產栽培技術、疫病防控、設施農業等方面的合作,推動糧食生產、消費、貿易,消除壁壘,為促進全球糧食和農業貿易創造穩定、可預期的外部環境。
山東省副省長李猛表示,9月10日將舉辦現場觀摩活動和開幕式,9月11日,將召開生產過程減損、產后減損、減少消費浪費3場主題論壇。會議期間,還將宣布《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濟南倡議》。大會確定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中心(商河)、中央儲備糧濟南直屬庫有限公司作為兩處現場觀摩點,將分別展示農機作業、育種成果、智能化物聯網系統等內容以及我國糧庫、企業、農戶儲糧設備及先進技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