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日,中共黑龍江省委舉行了解讀《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新聞發布會。會上,黑龍江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兆憲介紹,黑龍江農業發展已經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具體就是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穩糧,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通過深入實施“兩藏”戰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強“兩區一帶”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實施新“三品一標”行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實現糧食安全“三保”同步推進(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到2025年,糧食綜合產能達到152 0173 3840億斤以上,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龍江優質糧。
興牧,要以“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加快畜牧業全產業鏈發展。奶牛方面,推進奶業振興,鞏固嬰兒配方粉**大省地位;肉牛方面,擴大基礎母牛規模,打造高端肉牛大省;生豬方面,依托龍頭企業,建設優質生豬生產基地;禽類方面,打造白鵝優勢產業集群。同時,加快漁業發展,培育百億級產業。到2025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比重力爭達到40%,進入國內**方陣。
強工,堅持以“兩頭兩尾”為抓手,實施“百千萬”計劃。“百”,積*培育中藥材、食用菌、雜糧雜豆、漢麻、漁業5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千”,重點打造玉米、水稻、大豆、乳品、肉類、果蔬6個千億級優勢產業;“萬”,到2025年,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集群規模突破萬億元,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成為全省支柱產業。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命根子。在黑土耕地保護上,要深入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落實“5+2”田長制,綜合運用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措施,科學輪作、保護性耕作等農藝措施,建設防護林帶、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出臺《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夯實農業可持續發展基礎。
堅決打好種業“翻身仗”。開展資源保護、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凈化五大行動,支持開展農作物和畜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和現代種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到2025年,全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把農業“芯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插上科技翅膀。加大對農業基礎科學和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強建設高端智能農機產業園區,發展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集群。到2025年,糧食生產高質量機械化率達到80%;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71%以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促進綠色興農。深入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加快發展節水農業,持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綠色及有機食品種植面積突破1億畝。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育主體,實施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培育計劃,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示范縣創建。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創建一批示范社,支持發展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到2025年,發展示范家庭農場2萬個,省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150個,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優服務,發揮專業服務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作用,提升生產全過程、全環節服務水平。到2025年,農業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面積要達到6000萬畝,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到80%,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創品牌,用好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三張金字招牌,加快構建以區域公用品牌為核心、企業品牌為支撐、產品品牌為基礎的農業品牌體系,到2025年,具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達到70個、企業品牌達到290個,打造龍江好米、龍江好油、龍江好奶、龍江好肉、龍江好魚、龍江好藥材等亮麗名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