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繼今年5月廣東新會區首次開展耐鹽堿水稻研究與示范之后,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海洋大學濱海農學院等單位的專家近日赴新會區現場查看和指導。專家在現場查看了新會區耐鹽堿水稻的生長情況,與新會區農業農村局的相關工作人員交流了耐鹽堿水稻管理的相關問題,并就耐鹽堿水的生長特點、栽培要點、種植技術等方面提出相應的要求。
據了解,耐鹽堿水稻一般在海邊灘涂地區生長,新會區首次在銀湖灣濱海新區英洲圍開展耐鹽堿水稻的選育、研究與示范等工作,種植面積近50畝,選用的耐鹽堿水稻品種有超優千號、旌7A/007、海洋1號、海洋2號。國家雜交水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國輝說:“這里面有來自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東海洋大學培育的耐鹽堿水稻品種。從目前來看這幾個品種都表現不錯,耐鹽堿能力比較強。”
據專家介紹,這幾種耐鹽堿水稻品種在田間長勢較好,生長整齊,株型適中,莖稈韌性好,未倒伏,水稻的成長情況比預期好。馬國輝說:“我們也研究了一些耐鹽堿的配套技術,例如,以微生物肥土壤改良劑進行研究。今天看到應用了這些技術的水稻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新會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會開展耐鹽堿水稻的研究與示范,對廣東沿海地區水稻種植有著重要的示范意義,將進一步拓寬大灣區“稻”路,筑牢糧食基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