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一場別開生面的加州鱸魚烹飪技能競賽日前在河北省邢臺市舉辦,102位大廚各展絕技,一盤盤色香味俱全的鱸魚菜品吸引了美食評委和觀眾的目光。競賽所用鱸魚都是當地養殖的加州鱸魚,而提供加州鱸魚養殖技術指導的卻是千里之外的湖州師范學院。湖州師范學院與河北省邢臺市,因加州鱸魚結緣,共同攜手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農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加州鱸魚刺少且肉質堅實鮮美,營養豐富,具有抗病力強、生長迅速、易起捕、適溫較廣等優勢,是一種市場前景廣闊和市場收益較高的漁業產品。邢臺市當地傳統漁業養殖產業都是以鯉魚、草魚為主,從未養過鱸魚。
參賽選手正在烹飪鱸魚
湖州師范學院坐落于我國淡水魚主產區浙江省湖州市,其水產學科是浙江省**學科,水產養殖學人才培養項目為國家**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擁有國家大宗淡水魚、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3人。
2020年6月,應邢臺市邀請湖州師院黨委書記金佩華一行6人,赴邢臺市專題調研漁業發展工作。經過研究論證,邢臺市確定引進湖師院技術重點推廣的節水型鱸魚養殖項目。邢臺市與湖州師院合作開展“‘節水型加州鱸高效設施育苗與養殖一體化開發’示范項目”拉開帷幕。湖州師院還專門派出一名鱸魚養殖專家赴邢臺市政府掛職,負責開展全流程技術推廣和服務工作。而邢臺市也做出了發展以鱸魚養殖為代表的科技型現代水產養殖業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決定。
如何在降水量不大的相對高緯度地區找到一條適合于邢臺市生態特色的鱸魚養殖模式,成為擺在湖州師院技術團隊面前的突出問題。經過反復研討,湖州師院的鱸魚養殖技術團隊給出了答案,即發展節水型數字化水產養殖新模式。通過數字化技術的嵌入應用,在養殖鱸魚過程中,養殖戶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實現定時投料、開關設備、監測溫度、維修報警等一鍵操作。村民再也不用起夜開關增氧機,也不用沿塘投料,省時省力、簡單高效、方便快捷。
在湖州師范學院的穿針引線下,湖州市農業農村局決定贈送給邢臺市152 0173 3840斤大規格鱸魚魚種,進行先行試養。試養期間,湖州師院鱸魚養殖技術團隊全程為養殖場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幫助養殖戶一一克服養殖過程中的困惑與難題。魚種剛到時,由于運輸擦傷感染,加上當地天氣炎熱,養殖戶缺乏相應的管理技術,魚種開始大量死亡,每天損失上千元。湖州師院副教授朱俊杰得知后**時間從湖州趕赴邢臺,每天早上五點半之前到池塘邊指導病害防治,整整花了1周時間,終于穩住了病情,也贏回了養殖戶的信心。今年2月,試養魚苗全部養成,并經過越冬養殖測試后順利上市,試養鱸魚總產值達到了120萬元左右。
養殖鱸魚讓農民看到了增收致富的新希望,燃起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動力。說起鱸魚,南和老洪農場的胡好聚臉上滿是歡喜:“按當前市場批發價每斤17元計算,今年試養期間畝產產值約1.55萬元,比種植小麥、玉米收益強太多了,這鱸魚簡直就是‘金魚’啊。”
今年,在湖州師院的技術指導下,邢臺市引進了該校*新科研成果“浙鱸1號”新品種,將養殖面積拓展到3100畝,投放加州鱸魚大規格苗種440萬尾。初步預計產量有望達2000噸以上,新增產值6000萬元以上,實現畝均產值2萬元左右。
鱸魚養殖成功與否,關鍵是看當地養殖戶能否掌握專業技術。依托湖州師院水產養殖學科的師資力量,邢臺市的現代漁業專班培訓制度建立起來,培訓工作也循序漸進的鋪展開來。目前,在湖州師院技術團隊的幫扶下,組織開展培訓授課130余次,到養殖點開展現場技術培訓60余次,幫助相關人員較好掌握了池塘建設、魚種放養、養殖等系列技術,提高了水產養殖技能和水平。
今年5月,農業農村部崗位科學家、原湖州師院副校長葉金云研究員親自前往邢臺給養殖戶們培訓,并到養殖場詳細指導養殖戶如何做好池塘準備、如何鑒別魚種質量、如何正確投放魚種。與此同時,湖州師院還與邢臺學院達成校際合作協議,聯合開展水產養殖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工作。
目前,邢臺市沙河市、廣宗縣建成了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車間近7000平方米;襄都區、隆堯縣、平鄉縣建成魚菜共生養殖池塘近70畝。節水型數字化水產養殖新模式的探索必將有力推動邢臺市漁業養殖高質量趕超發展。
如今,在湖州師院的技術支持下,邢臺正在大力推廣節水型鱸魚養殖,積*創建地方地理標志,努力拓寬鱸魚銷售渠道,力爭走出一條符合邢臺實際的特色鱸魚養殖路徑,讓邢臺老百姓通過鱸魚養殖走上致富路、幸福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