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5月26日,寧夏枸杞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暨第四屆枸杞產業博覽會籌備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寧夏銀川舉行。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廳食品安全總監葉上云表示,為助推寧夏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全程檢測,提升質量水平,服務產業發展”的原則,寧夏已啟動現代枸杞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將建成國內國際枸杞檢測權威機構——***枸杞檢驗檢測中心(寧夏)。
枸杞產業是寧夏九大產業之一,也是寧夏的“紅色名片”和“地域符號”。近年來,寧夏持續加大枸杞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力度,寧夏市場監管廳聯合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衛健委、銀川海關、林草局、寧夏農林科學院,制定了現代枸杞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運用“12345”建設管理模式,深入推進現代枸杞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為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枸杞種植晾曬過程中,寧夏強化對種植中使用的農藥和晾曬過程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進行檢驗檢測,防止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流出基地。在枸杞生產加工環節,寧夏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枸杞原料及成品的檢驗,防止不符合標準的產品流入市場。”葉上云說,今年寧夏農業農村廳和林草局將組織對枸杞種植基地和制干過程中的枸杞干果、枸杞鮮果開展例行監測200批次,寧夏市場監管廳將組織開展枸杞干果抽檢監測950批次。各市縣計劃抽檢2000批次,資金總投入1000萬元左右。同時,寧夏將健全四級檢測網、建設市級食品檢測中心,加強銀川海關技術中心中寧實驗室、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枸杞質量安全檢測站和枸杞種植基地和生產企業自檢實驗室建設,為寧夏枸杞生產經營企業提供優質、便捷的檢測技術服務。
2019年5月30日,寧夏市場監管廳會同自治區林草局、寧夏農林科學院等行業研究部門制定發布了《寧夏枸杞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按照寧夏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包抓工作機制辦公室的安排部署,自治區市場監管廳會同林草局、農業農村廳、衛健委等部門近期又制定了《寧夏枸杞(干果)商品規格等級規范》《寧夏枸杞干果中農藥*大殘留限量》兩項地方標準,分別于2021年5月1日和6月1日正式執行。
據悉,寧夏農業農村廳和林草局2021年將組織對枸杞種植基地和制干過程中的枸杞干果、枸杞鮮果開展例行監測200批次,寧夏市場監管廳將組織開展枸杞干果抽檢監測950批次,各市縣計劃抽檢2000批次,資金總投入1000萬元左右。今后,對一年內累計3批次以上(含3批次)抽檢不合格受到行政處罰的生產經營者,將依法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
早在2001年1月,“中寧枸杞”就已成為寧夏**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20年4月,“中寧枸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功續展。為加強“中寧枸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和保護,進一步規范經營管理使用行為,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全面推進現代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寧夏市場監管廳(知識產權局)還將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中寧枸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專用權使用保護專項行動。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專項行動將持續到10月底,專項行動重點整治11種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其中就包括未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公告,在相同或類似產品上,擅自使用、假冒、偽造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使用與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相近、易產生誤解的名稱或標識;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擅自使用與“中寧枸杞”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文字;偽造、擅自制造“中寧枸杞”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中寧枸杞”注冊商標標識;故意為侵犯“中寧枸杞”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將與“中寧枸杞”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號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等行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