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兩年,藻類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行業關注,尤其其功能強大、生產效率高的優勢被廣泛關注。根據Credence Research的數據,2018年全球藻類產品市場價值339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565億美元,從2019年到2027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6.0%。
其中,藻類蛋白因植物蛋白需求的增高而越來越受到重視,Global Market Insights預測,2020—2026年藻類蛋白將實現6%以上的復合年增長率,到2026年藻類蛋白市場收入將達到10億美元。
細分來看,到2026年,全球螺旋藻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約為10%,估計價值20億美元;綠藻成分市場有望實現復合年增長率為25.4%,到2022年將達到7億美元;小球藻蛋白市場份額到2026年底將增長超過45%。
2018年全球藻類蛋白市場,按應用分
數據來源:Grand View Research
可以看出,藻類承載著比較大的期待。
一、新興“超級食物”的功能與應用
藻類是*古老的植物之一,之所以備受期待,主要是因為其功能強大、用途廣泛、生產效率高的優勢。多種微藻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和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有些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微藻也被認為是維生素(如維生素A ,B1,B2,B6,B12,C和E),礦物質(如鉀,鐵,鎂,鈣和碘)以及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如小球藻等富含脂溶性維生素(A和E)和B組維生素,其濃度超過了大部分其他傳統來源。
圖源:Algatech 官方Twitter
微藻中豐富的天然成分也具有很多功效,除了提供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外,對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有好處。比如綠藻中的蝦青素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對眼睛和神經系統都有好處。因此,微藻在醫藥、食品、工業、化妝品、飼料等多個領域都已經被應用了很久。而根據不同成分的強大功能,在食品方面的應用也延伸到了多個方向。
天然色素
微藻中有多種色素,綠色微藻中含葉綠素,紅色和藍色微藻中含藻膽蛋白,黃色、橙色和紅色微藻含類胡蘿卜素,且能以更高的濃度合成天然色素。目前鑒定出的類胡蘿卜素有400多種,只有β-胡蘿卜素和蝦青素被工業化。
β-胡蘿卜素多來自小球藻,提供好看的黃色和橘色,可用于奶酪、黃油和人造黃油等多種食品;蝦青素多來自雨生紅球藻,其抗氧化性更強,有天然、好看的紅色。
小球藻色素
圖源:Algenuity官網
蝦青素粉
圖源:Algatech 官方Twitter
葉綠素來源較廣,螺旋藻較常用;藻藍蛋白是一種藍色螺旋藻蛋白,從螺旋藻中提取,可提供明亮的藍色,以藻藍蛋白粉末為主流產品,也有一些液體形態的藻藍蛋白。目前藻藍蛋白已經應用到了各類食品中,如冰棍、口香糖、糖果、乳制品和軟飲料等。鐘薛高、innocent、瑪氏M&M's巧克力豆等不少品牌已有使用。另外,據研究,藻藍蛋白還具有抗氧化、抗炎、神經保護和保肝作用。
藻藍粉
圖源:Morlife官方Instagram
蛋白質來源
很多微藻中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其中螺旋藻中含約68%的蛋白質,比牛肉高三倍,小球藻中含50%—60%的蛋白質。同時,由于微藻能夠合成所有氨基酸,包括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因此也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目前,已有不少企業開發出藻類蛋白,應用于烘焙蛋白原料、植物蛋白原料中,并且有更多用途正在被開發,日后可能會應用于植物奶、植物冰淇淋、植物肉等等。Odontella的植物三文魚、New Wave Foods的植物蝦、Naka Foods的植物雞肉等都有使用微藻蛋白。
圖源:Odontella官網
DHA和EPA來源
微藻也是DHA的重要來源。DHA是大腦細胞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參與腦細胞的形成和發育,對神經細胞軸突的延伸和新突起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可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參與大腦思維和記憶形成過程。另外,一般藻油DHA更純凈,基本不含有EPA,考慮到EPA對嬰幼兒發育的爭議(有些研究顯示對于嬰幼兒來說,過多EPA可能會競爭性抑制體內ARA的合成,造成生長發育障礙)。因此有很多嬰幼兒食品會選擇來藻油來源的DHA,如澳大利亞貝拉米嬰兒奶粉就添加了DHA藻油。此外,藻油還可以作為棕櫚油的替代品加入到烘焙產品和冰淇淋等產品中等。
貝拉米有機奶粉(含DHA藻油)
圖源:貝拉米官網
其實,微藻也可以提供EPA,比如小藻科技提供了一種只含EPA的藻油產品。EPA對生長發育非常重要,和血脂、血壓、糖代謝有很多相關性。
小藻科技EPA藻油
圖源:小藻科技
另一方面,不同人群對DHA和EPA的比例需求也不一樣,而通常食物來源(如魚油)的DHA和EPA比例相對固定,因此相對純凈的藻油DHA和EPA,更利于針對不同人群需求,調配合理比例。
增稠劑
藻類還具有很高的纖維含量,瓊脂、藻酸鹽和角叉菜膠等多糖也是藻類重要的產品,在食品工業中廣泛用作果醬、冰淇淋、果凍等的膠凝劑或增稠劑。據稱其可以降低加工奶酪的融化性和內聚性,增加硬度和彈性;增加烘焙產品的硬度,增加面食的粘性和嚼勁。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中國未列名海草及藻類產品制得的膠液及增稠劑進口數量為46.6噸,進口金額為152 0173 3840.7萬美元;2019年1-12月中國未列名海草及藻類產品制得的膠液及增稠劑出口數量為3820.0噸,出口金額為2253.8萬美元。
二、微藻的開發現狀和創新難題
微藻有超過30萬個種類,其中有3萬種記錄在冊,但目前只有超過15種微藻被用于動物或人類營養和制藥領域的商業化,尤其以螺旋藻和小球藻為主,其可以挖掘的空間還很大。
根據歐洲藻類物質協會的說法,全球有超過2000家企業活躍于微藻生產或加工。目前中國共有螺旋藻工廠近70家,養殖總面積約750萬平方米,年產量超過9000噸,占國際市場的60%以上,是螺旋藻的生產大國。螺旋藻工廠以出口藻粉為主,主要出口到日本、西歐、美國和泰國等。
Algatech海藻養殖廠
圖源:Algatech 官方Twitter
擁有巨大潛力的同時,微藻的開發和創新也存在不少的難題。一方面,微藻中營養成分的相關研究仍在發展中,哪一種成分對解決哪一種問題有效,其功能的產生機理還需要更多時間去研究。另一方面,很多微藻本身就有比較強烈的藻腥味,且微藻的營養成分和吸收率等與生產加工也有關系,如何減弱藻腥味同時在生產加工過程當中保持其營養成分也是需要解決的重要的技術問題。
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如何進行大規模高效生產都是一個技術難題。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微藻年產量約為一萬噸干粉,其中80%為螺旋藻,10%為小球藻,8%為雨生紅球藻、2%為鹽生杜氏藻。2016年以來我國螺旋藻行業產量逐年下滑,《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20》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螺旋藻淡水養殖產量為5465噸,同比下降21.2%。
Qualitas Health海藻養殖廠
圖源:PR News Wire
光養和異養是生產微藻的兩種方法,采用的分別是露天系統和封閉系統。兩種方法下的產品從顏色到營養成分含量都會有不同。異養雖然解決了很多光養的問題,但也需要開發更經濟高效的培養系統和標準化的生產工藝。
解決了這些生產技術上的問題,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微藻的效用,進一步進行食品創新。
三、微藻食品創新案例
/藻類血紅素/
芝加哥的成分初創公司Back of the Yards Algae Sciences正在研發一種用藻類制作的血紅素,用于改善植物肉的外觀和風味。據稱,產品原料主要是從螺旋藻中提取出來,不需要經過基因工程或發酵,比Impossible Foods用大豆制作的血紅素更簡單。目前,該產品仍在測試階段,該公司表示產品不用于銷售,而是為植物肉企業提供選擇。
圖源:Impossible Foods
/植物奶/
法國植物奶初創公司Update Foods正在研發新的植物奶M!lk Update,主要使用來自蠶豆、海藻油的蛋白質,天然香料和少量乳化劑。據稱,其味道、質地和外觀都和牛奶非常相似,且與牛奶相比,M!lk Update Original所含的熱量少30%,飽和脂肪少90%,同時還含有相同比例的蛋白質(3g/100g),多26%的鎂和3000%的鐵。
該產品計劃在2021年**季度于法國推出。
/藻類能量棒/
印度食品科技公司Naka Foods正在研發一種以螺旋藻的主要原料的能量棒4pmbar,據稱,其目標是使每份能量棒達到一整碗新鮮水果和蔬菜的營養成分。目前,該產品已在印度近70個IT部門進行了測試。
圖源:Naka Foods官網
/藻類植物雞肉/
除了藻類能量棒之外,Naka Foods還在研發由螺旋藻、菠蘿蜜和鷹嘴豆制成的植物雞肉,使用當地豐富的菠蘿蜜替代了其他進口原料,降低成本的同時為當地農民增加了收入。目前產品仍在開發中。
圖源:Naka Foods官網
/藻類植物蝦/
植物基海鮮公司New Wave Foods目前已籌集18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準備將其產品推向市場。其**產品植物蝦主要由可持續的海藻和植物蛋白制成。據稱,該產品的口味與蝦非常相似,并且可以用于與蝦同樣的烹飪方式,如炒、炸、烤等等。新品即將上市,主要面向餐廳和餐飲服務場所。
除了植物蝦之外,該公司還在研發其他植物基海鮮產品,如基于植物的龍蝦、扇貝和螃蟹。
圖源:New Wave Foods官網
/果汁/
Suja果飲推出的果昔Green Delight就含有螺旋藻和小球藻,搭配蘋果、香蕉、芒果、菠菜、檸檬、羽衣甘藍和大麥草。產品是****果汁,不含添加劑和糖,微量元素豐富。
圖源:Suja官網
/零食小吃/
Go Raw 推出的Sweet Spirulina Sprouted Bites是含藻類的零食小吃,配料有發芽的芝麻、香蕉、椰子(無糖)、棗、螺旋藻。
Thomas Chipman的有機玉米片新品除了玉米外還有螺旋藻、羽衣甘藍、棕櫚油和海鹽等配料。
圖源:Whole Foods Market | Door Step Organics
/螺旋藻能量球/
澳大利亞Morlife公司推出了新的能量球,使用了螺旋藻粉,利用冷凍干燥技術保持天然營養成分和顏色。除此之外,該公司還生產螺旋藻粉、螺旋藻片,并將螺旋藻成分添加到功能性食品如功能性植物粉、植物沙拉醬中。
圖源:Morlife
四、結論
在植物力量和健康需求越來越被重視的未來,藻類的潛力必然會受到關注并且會有更多的力量注入其中。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實現關于藻類的更嚴謹的科學研究以及藻類生產開發技術的突破。只有在科研和技術上達到提升,才能讓藻類的潛力真正發揮出來,藻類的食品創新才能從idea 走向ideal products。
*頭圖來源:Algenuity官方Twitter
*作者:Peachy
*參考文獻:
1. Microalgae: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health supplementation for humans, sciencedirect.
2. Algae Products Market, Credence Research.
3. Algae Protein Market Size, Share & Trend Analysis Report by Product,Grand View Research.
4. Algae Protein Market size to exceed $1bn by 2026, Global Market Insights.
5. Algae in food and feed,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y in Novi Sad.
6. 2015-2019年中國未列名海草及藻類產品制得的膠液及增稠劑(13023919)進出口數量、進出口金額統計,中國產業信息.
7. Amazing Algae: 8 Startups Leveraging This Super Seaweed, From T-Shirts To Shrimp, Green Queen.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