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Tastewise發布的《2019年功能性食品報告》顯示,全球功能性市場的規模預計將超過2,750億美元,對于食品和飲料品牌來說,了解消費者的動機并確定食品飲料的預期功能已經成為研發新產品的關鍵。
在眾多的健康屬性中,腸道健康、口服美容以及情緒睡眠類的產品無疑是近年來的熱門。那么下一個熱門的功能食品會是什么?杜邦、帝斯曼、科漢森等原料商的*新研發方向告訴我們,它或許是口腔健康。
口腔問題已成全球性健康問題
俗話說“牙好,胃口就好”,口腔健康是構成全身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口腔疾病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預計全球口腔疾病已經影響了近35億人。
導致口腔疾病的因素主要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衛生習慣,愛吃甜食、吸煙、酗酒,都會引起口腔疾病??谇患膊∪琮x齒和牙周炎等會破壞牙齒和牙齦組織,除影響咀嚼、言語、美觀外,還會引起社會心理障礙。有些有害微生物長期存在于口腔中,會導致或加劇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甚至還會引起口腔癌。
我國巨大的口腔健康藍海
《2016中國口腔健康趨勢白皮書》指出,當前中國口腔健康產業正面臨消費升級的重要機遇,口腔健康將發展成為一個覆蓋眾多產品服務門類的大產業生態,有望在未來15年間成就一個擁有5000億增量的藍海市場。
iiMedia Research發布的《2019全球及我國口腔護理職業情況與展開趨勢大數據剖析陳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12歲兒童齲患率為34.5%,5歲兒童為70.9%;35-44歲中年人群牙齦出血率為87.4%,牙石檢出率為96.7%??梢?,無論未成年人、成年人還是老年人,都存在著嚴重的牙周問題,我國居民口腔健康亟待改進。我國政府也出臺了包括《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等方針,針對國民口腔健康制定行動目標,從政策上給予支撐。iiMedia Research預計,2019年我國口腔職業商場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但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圖源:iiMedia Research
消費者關注哪些口腔問題?
據VBR發布的《2020年口腔醫療白皮書》數據,我國35-74歲居民中92.2%的人認為口腔健康對自己生活很重要;88.6%認為預防牙齒疾病**要靠自己;81.5%認為定期口腔檢查非常重要,綜合來看整體口腔健康意識較好,對口腔健康相關的產品與服務存在很大的需求。
在消費人群上,我國口腔消費者女性比重遠高于男性,女性比重為61.8%,男性比重為32.8%。在年齡方面,我國口腔消費者主要集中在20-30歲,其中20-25歲消費者比重為32.1%,26-30歲消費者比重為24.8%,可見年輕女性消費者對口腔健康更為關注。
在口腔問題上,消費者口腔困擾主要為牙齒不夠白、齲齒/蛀牙/蟲牙和牙齒不夠整齊,其中63.3%的消費者感覺自己牙齒不夠白;52.5%的消費者受困于齲齒、蛀牙和蟲牙;48.7%的消費者受困于牙齒不整齊。
圖源:VBR《2020年口腔醫療白皮書》
飲食是維持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口腔中的細菌可以把糖轉化為酸性物質,進而慢慢地侵蝕牙齒,引起蛀牙,通過攝入一些具有抑制口腔細菌生長作用的成分,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與口腔疾病的高發率相比,口腔保健食品領域仍然是一個較為小眾的市場,這一領域長期以來被漱口水、口香糖、口氣清新劑等產品占領,但是大多數口氣清新劑和口香糖并不能解決潛在的問題,漱口水還會引起口腔灼熱感和口干,長期使用甚至會刺激或損壞口腔粘膜內膜,并可能造成危險。所以,開發出更安全有效的口腔健康產品將會是未來健康食品市場的一個方向。
口腔健康與功能性成分
一、益生菌類
口腔中擁有超過700種細菌,是僅次于腸道第二大微生物群落棲息地。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茵可以通過影響口腔微生物茵群,從而對齲病、牙周病和口臭等口腔疾病產生積*的防治作用,目前已有多株針對口腔健康的商業菌株。
1、羅伊氏乳桿菌DSM152 0173 3840
羅伊氏乳桿菌DSM152 0173 3840是一株廣泛使用的商業益生菌,由瑞典拜奧(BioGaia)公司開發生產。我國衛生部于2003年批準Lactobacillus ?reuteri DSM152 0173 3840可作為人類保健品的微生物菌種。2014年6月,我國衛計委批準羅伊氏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DSM152 0173 3840可代謝產生羅伊氏菌素具有生物廣譜抗菌素,能夠殺滅和抑制口腔中大量的病原菌。
圖源:日本消費者廳
OHAYO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以DSM152 0173 3840為主要成分的功能食品,包括酸奶、膳食補充劑等,幫助維持良好的口腔環境和牙齒健康。
2、羅伊氏乳桿菌ATCC PTA 5289
羅伊氏乳桿菌ATCC PTA 5289可轉變食物成分L-組氨酸為免疫調節信號——組胺,抑制促炎癥反應的TNF的產生,來達到降低炎癥反應的目的。另外,ATCC PTA 5289來自人體唾液,能很好與口腔唾液結合,能夠有效侵占口內致病菌生態位,競爭性抑制口內致病菌。
圖源:日本消費者廳
使用DSM152 0173 3840和ATCC PTA 5289益生菌組合的日本機能表示性食品BioGaia ProDentis,機能為“保持良好口腔環境”和“維持牙齦健康”。
3、乳酸菌LS1(唾液乳桿菌TI2711株)
唾液乳桿菌TI2711是口腔內有益菌的一種,具有抑制牙齦狀態惡化的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LS1在以試管和人為對象的試驗中,能抑制導致牙齦狀態惡化的細菌生長從而保持牙齦的健康狀態。
圖源:日本消費者廳
湖池屋株式會社推出的Pinky FRESH糖果,含有乳酸菌LS1,適合在意牙齦組織健康的人群。
4、鼠李糖乳桿菌L8020株
鼠李糖乳桿菌L8020株(K03株)具有保持良好口腔環境的功能,可降低多種引起口腔問題的細菌的活性。
圖源:日本消費者廳
四國乳業針對在意牙齒和牙齦健康的人士,推出了一款含有鼠李糖乳桿菌L8020株的酸奶。
5、鼠李糖乳桿菌LGG??、 L. CASEI 431??益生菌
科漢森旗下LGG??益生菌菌株與 L. CASEI 431??益生菌是一種常見的組合,可協同減少口腔中的產酸菌數量,產酸菌被認為是一種產生蛀牙的風險因素。這種組合適用于從兒童到老年人在內的全年齡段的口腔健康問題。
科漢森在去年推出可在口中分解的益生菌含片,含有LGG??益生菌菌株與 L. CASEI 431??益生菌。適用于 3 歲以上的所有人群,可在常規的口腔衛生護理后服用。
圖源:科漢森
二、功能糖類
功能糖是一類具有特殊功效的糖類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膳食纖維、功能性糖醇及功能性單糖,具備低熱量、調節改善腸道菌群、防齲齒等不同功能特性,也是目前市場上口腔健康食品中*常見的成分。
1、功能性糖醇
齲齒主要是由于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和糖,這些物質發酵后會產生有機酸,使牙釉質破壞。而糖醇類物質不會被口腔細菌發酵利用,而且能促進唾液分泌,減少了牙齒的酸蝕。
圖源:PharmaLinea
PharmaLinea推出的針對口腔健康的補充劑噴霧,含有Qleaf,可抑制與蛀牙相關的厭氧細菌,減少引起口臭的揮發性化合物,還添加了維生素K2、D3、C以及木糖醇。
2、功能性低聚糖
杜邦*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導致齲齒的變形鏈球菌無法在2'-FL( 2'-巖藻糖基乳糖)上生長,但可在乳糖上生長。因此將2'-FL添加到各類配方食品中,對口腔健康也有積*的作用。
3、功能性單糖
塔格糖是一種天然來源的功能性單糖,甜度為同量蔗糖的92%,是一種很好的低能量食品甜味劑。研究發現塔格糖不能被口腔中的微生物所利用,不會降低牙斑的pH值,因而不會引起齲齒,并且在抑制齒蝕斑、消除口臭方面有良好功效,可以應用于各類口腔健康產品中。
4、功能性膳食纖維
現代人由于食物越來越精細和柔軟,使用口腔肌肉牙齒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牙齒脫落,齲齒出現的情況越來越多。而 增加膳食中的纖維素,自然增加了使用口腔肌肉牙齒咀嚼的機會,長期如此,則會使口腔得到保健,功能得以改善。
三、綠茶提取物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綠茶提取物具有“顯著抑制變形鏈球菌生物膜在牙本質表面形成和生長的能力”,這意味著它也可能是減少蛀牙的好選擇。目前已有以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CGC)、綠茶氟素等綠茶提取物為主要原料的口腔健康食品。
圖源:日本消費者廳
Taiyo推出的一款以EGCG為主要成分的機能表示食品,有報告顯示EGCG具有保持良好口腔環境(抑制牙垢生成)的作用。
圖源:日本消費者廳
Taiyo還在近日推出了一款以綠茶氟素為主要成分的產品,綠茶氟長期被用于預防蛀牙,攝入含綠茶氟的食物可促進牙齒的再礦化并提高牙齒的耐酸性。
小結
CBNData《健康生活消費趨勢報告》指出,國人對口腔護理的認知和重視不足已經成為共識,長久積累的口腔問題的欠賬,讓人們在近年越發重視日常生活中的口腔護理,牙齦出血、齲齒、口氣等問題幾乎困擾著每個人。當前國民健康的口腔呵護意識加強,口腔護理需求被激發,人們對口腔護理產品的要求更全面,使用場景泛化、功效進階化將成為未來口腔健康市場的趨勢。
*作者:kariya
*注:所列產品均為舉例用,食研匯不保證其宣稱功能有效。
*頭圖:https://pixabay.com/zh/photos/woman-smile-tooth-health-mouth-3498849/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