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隨著咖啡在國內的消費需求在不斷壯大,同時消費需求日益多元化,消費品位也在提高。在日前由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辦的中國咖啡產業創新發展峰會上,國產咖啡如何抓住消費需求提升的良機,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成為熱議的話題。
“從我國咖啡的消費需求看,咖啡已成為餐飲消費的新增長點。據外賣平臺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咖啡外賣訂單業務量同比增長50%,電商平臺咖啡搜索熱度較同期增幅超80%,沖泡咖啡線上銷售同比增長35%。多渠道數據表明,我國咖啡消費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新階段且未來潛力巨大。”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安寶軍表示。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于世界2%的增速,預計2021年國產咖啡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天貓沖調板塊負責人涂偉城看好咖啡市場未來的前景。涂偉城表示:“近幾年咖啡正在進入一個新消費時代,新的消費人群正在不斷崛起,Z世代和小鎮青年等新消費群體以及城市白領、精致媽媽等核心消費群體都在快速增長。天貓整個咖啡類目的大盤,疫情期間搜索量增長80%,銷量增長50%—60%,疫情后實現了超****的增長。”
增長的不僅是量,更重要的是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而且對“質”的追求也在不斷提升。近幾年,咖啡粉、咖啡原液、膠囊咖啡等咖啡產品的銷售量也在快速提升,尤其是掛耳咖啡,在各類咖啡需求中所占比重在不斷提高。在天貓平臺上,咖啡類目的TOP10品牌中,中國品牌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29%,上升到超過40%。
其實,不僅中國本土咖啡品牌在迅速崛起,國產咖啡本身也在迅速發展。目前,全球咖啡種植面積達1036萬公頃,主要產區依次為巴西、越南、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等。其中,中國咖啡種植面積為12.3萬公頃。
云南省是中國的咖啡大省,云南小粒咖啡已經在咖啡愛好者中頗有名氣。“中國咖啡看云南,云南咖啡看普洱。”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西盟縣委書記楊宇介紹道,全國98%以上的咖啡產自云南,而云南50%以上的咖啡來自普洱,普洱市已經成為全國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優的咖啡主產區和集散中心,生產出來的咖啡有獨特的“濃而不苦,香而不烈,油脂豐厚,略帶果酸”風味。
隨著我國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的逐步釋放,消費者對風味更佳、品質更優的咖啡飲品的追求,必將為中國咖啡產業帶來新的巨大機遇。
但與此同時,國內的咖啡終端產品生產商卻大量進口國外生產的咖啡豆或者速溶粉,其中13%來自馬來西亞,10%來自意大利,越南也有9%。國產咖啡,具體來說就是云南咖啡,在國內市場占有率不足20%,市場影響力小。
云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總經理舒洋認為,市場對云南咖啡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是很高,原因在于云南咖啡產業結構單一,小散現象突出,過度依賴一產,二、三產延伸和發展不足,導致產業整體產值不高,綜合競爭力不強。
未來該如何發展,舒洋表示,云南咖啡產業總體發展戰略應遵循精品化、國際化的路子。要對咖農咖企進行相關培訓和示范,積*引導咖農咖企提高標準化種植,逐步提升咖啡種植水平,提高產量,鞏固品質。還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產區及不同的種植環境,做針對性的優化和改良,提升畝產價值。優化改變產業結構,增強產業加工能力及水平。
同時,要打造商業品牌,擴大產值。建立產地集貨中心、轉口貿易合作和交易體系的對接,同時提升咖啡生產企業精深加工技術,培育本土咖啡精深加工企業。完善標準化的倉儲、精深加工、信息、金融、物流、電商孵化、保險等服務體系,將中國及周邊國家咖啡相關的資源進行整合。加大咖啡品牌和咖啡區域公共品牌培育力度,申請地理標識產品保護,并推動云南咖啡企業打造具有特色的商業品牌,擴大咖啡企業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此外,還要跨產業融合,完善產業鏈。建立健全咖啡產業主體,建成集初加工、精深加工、咖啡生豆倉儲、精品加工以及終端產品研發為一體的國際性高品質的咖啡加工園區。依托咖啡產業資源,將旅游體驗融入咖啡產業各個環節,形成咖啡產業經濟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