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長久以來,商業社會中誕生的食品飲料巨頭不斷開發各種包裝食品,而那些加入了鹽、糖和脂肪的加工食物其實在潛移默化中操縱了我們的味蕾,讓人們愈發對高糖高油的食物無法自拔。食品飲料巨頭們又投放大量的市場預算在各個渠道、各個時間點進行營銷大戰。對于尚未形成健康飲食觀的兒童,如果接觸太多高油高糖零食,很有可能導致兒童肥胖等身體問題。近幾年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崛起,促使不少品牌都通過產品革新和分量控制等方式減糖減油,以抓住新一代消費者的內心。
圖源Pixabay
新加坡將成為整個全面禁止高糖飲料廣告的國家,此外那些糖分較高的飲料將會被單獨貼上標簽,以提醒消費者。這場廣告條例改革針對在新加坡售賣的所有飲料,包括軟飲、果汁、三合一速溶飲料、酸奶等各種形式的飲料在內。食品不在此列。新加坡衛生部**政務部長唐振輝表示,未來新加坡所售飲料的外包裝會以顏色標記,以區分飲料是健康、中性還是不健康的。不過衡量標準并不僅限于含糖量,反式脂肪酸等因素也會考慮在內。
目前,全球有超多30個國家采用了這種顏色標簽。比如:在智利,那些被標注“不健康”的飲料,在此后18個月的時間里銷量整體下跌了25%。去年,新加坡衛生部曾提出4個減糖提案:強制貼上區分健康程度的標簽,廣告限制,糖稅,以及直接禁止販賣高糖飲料,這4個提案中,強制標簽支持率*高。
事實上,全球不少政府都有針對含糖飲料或高脂肪食品的限制政策。比如:英國從2018年起開始征收糖稅,100毫升中含糖量超過8克的飲料,將額外被征收2.2元的糖稅;在5—8克之間的征收1.6元的糖稅。早前可口可樂每年的在圣誕期間環游英國發放免費可樂的紅卡車,也一度引起某些城市公益組織和家長的抵制,認為這一營銷行為會導致兒童肥胖。
關注食市動態,把脈食業經濟。食品商務網傾力打造食品行業新媒體——《食經濟》,帶您搶先一步了解『新食品 新食事 新食機』。
食品商務網攜120萬會員企業邀您掃碼關注食經濟。
(回復“進群”,免費加入《了不起的食品人》社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