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俄羅斯2017年谷物產量達到1億3000萬噸,創出了歷史新高。由于小麥等收成增加,普京政權將加快擴大出口,但港口和內陸運輸網的建設滯后正在成為絆腳石。無法出口的多余糧食在國內堆積如山,2018年以后,預計產量也將轉為減少。在世界糧食市場,俄羅斯的存在感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糧食出口的擴大或將成為該國經濟興衰的關鍵。
“這是歷史性的收獲量。是輝煌的成績”,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2月中旬的年度記者會上,如此稱贊了農業領域的增長。據俄聯邦統計局統計,該國2017年糧食產量比2016年增長11%,達到1億3410萬噸(速報值),高于曾創歷史*高紀錄的152 0173 3840年(1億2700萬噸)。糧食產量增加被認為得益于風調雨順和生產技術的提高。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從2016年糧食產量來看,俄羅斯僅次于中國、美國和印度,位居世界第4位。在世界糧食市場,正在提升存在感。這個糧食年度(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出口量有望比上年同期增長3成,達到4500萬噸。與啟動國內剩余糧食出口的2000年代初期相比,增加至數十倍。此外,出口目的地也迅速擴大至非洲和亞洲等100多個國家。
俄羅斯政府正在加快建設用于擴大出口的基礎設施。將在現有港口設置糧食運輸用電梯,以推動出口能力的增強。為了促進出口,10月還面向一部分地區,將從國內港口出口的糧食的鐵路運費下調了1成。在遠東和中俄邊境地區,國有企業等正在建設糧食設施。
不過,這些舉措仍跟不上產量的擴大。正在建設的設施全面投入使用預計要等到2020年以后。農業調查公司“SovEcon”的AndreySizov認為,“出口能力基本已達到*限。如果沒有基礎設施的制約,全年出口6000~7000萬噸是完全可能的”。
出口方面的制約還正在給俄國內市場造成負面影響。俄羅斯糧食聯盟表示,“無法出口的過剩糧食增加,國內價格正在進一步下降”,由于收益惡化,一部分地區出現了陷入虧損的生產者。此外,開始減產的生產者也很多。該國農業部表示,2018年糧食產量預計降至1億1000萬噸,將時隔3年轉為減少。
俄糧食聯盟的國際關系局長奧列格·馬洛菲耶夫指出,為了擴大生產和出口,“降低運輸成本等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舉措不可或缺”。具體來說,列舉了引進運輸容量大的貨運車輛、以及旨在提升品質的補助的必要性。普京也在記者會上承認,“顯然針對生產者的支援是必要的”。
對于俄羅斯經濟來說,國家財政收入的5成被認為依賴資源相關產業。在礦物資源等價格低迷的背景下,推動獲得外匯手段的多樣化成為當務之急。包括糧食在內,俄羅斯的農產品的全年出口額在過去10年里激增至3.5倍。該國農業部長特卡喬夫提出了使農產品出口在今后10年里進一步翻番的想法。能否將糧食出口培育為新的增長原動力將受到考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