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醫學營養品會讓病人活得更有尊嚴,也會節省費用。”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于康教授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數據顯示,國內住院患者的營養不良發生率為30%—55%,在一些重癥患者中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可高達80%。營養不良和腫瘤病人的死亡直接?相關,約有20%—25%的腫瘤患者是死于營養不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在臨床營養治療過程中,可節省大量的資源,減少衛生資源的浪費。研究表明,通過醫用食品的營養支持,患者不僅可節省近20%的醫療費用,還能提高康復效率,減少由于營養不良導致的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天數。
于康強調:“對于特定患者必須借助真正的醫學營養品,一些人偷換概念來欺騙消費者,比如一些口服液,需要加強監管,同時提高社會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知識普及。”
囿于國內患者及醫生的知曉度問題,國內特醫食品的使用率并不高,并且目前國內特醫食品仍然以院內銷售為主,需要由營養醫生或者臨床醫生以醫囑形式開出,居家使用仍處探索階段。而在日本,特醫食品的居家使用已占到23%。除此之外,限制患者使用率的還有報銷問題,特醫食品雖然為醫學用途,但是目前未能納入到醫保中。
2016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先后頒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和《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明確自2019年1月1日起,未經過配方注冊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不得在國內生產銷售。
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特醫食品市場規模為640億元,其中歐美占到500億元,日韓市場為152 0173 3840億—220億元,中國市場僅為20億元。
由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涉及食品加工、臨床營養、臨床醫學和食品安全等多個方面,需要較高的研發投入。目前國內特醫食品市場中,仍以雅培、雀巢、紐迪希亞、華瑞等外資品牌為主,大約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90%。而在剩下的10%國內企業市場中,由于產品原料研發難度高,大約85%的原料也依賴于進口。
同時,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引發的醫療等問題的增多,以及人們對健康問題和未病預防、增強鍛煉、補充全面營養的理念的重視,結合國外的使用狀況以及中國實際,特醫食品將在中國得到發展,并且未來有望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全球特醫食品產業進入穩步發展期,今年以6%速度增長,中國盡管占比少,但是年均增速超過了37%。由此可見中國市場的巨大空間。”于康表示,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國內對于營養補充的需求將會進一步放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