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自2016年泰國天絲發起與中國紅牛的“商標爭奪戰”以來,“斗牛”系列糾紛已經持續了近3年。至今,中泰紅牛在利潤分配、控制權、合資期限、商標、公司利益、股權等多個方面發生了爭議。
日前,這場持續了近3年的中泰紅牛之戰,終于有了突破性的新進展。
中國紅牛被“強制清算”?法院已駁回
2018年10月24日,泰國天絲控制的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以中國紅牛的控股股東的名義發布聲明稱,已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中國紅牛的法律程序。同時提出,公司在營業期限屆滿后應進行清算并停止與清算無關的一切經營行為。
隨后,關于中國紅牛“被強制清算”的消息持續發酵,該輿論曾一度對中國紅牛體系數百萬人帶來巨大恐慌。
與泰國合作方翻臉后,中國紅牛真的就要被“強制清算”嗎?目前來看事實并非如此。
5月28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不予受理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英特生物制藥控股有限公司對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強制清算申請。”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天絲集團的申請被駁回,意味著華彬集團暫時保住了紅牛中國的運營主體,免于被強制清算,但這也讓雙方的博弈局面變的更加復雜。
截至2019年6月3日,食經濟查詢“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相關信息發現,紅牛中國營業期限截止日期顯示依舊是2018年9月29日,未有新的變更動態。
生死之戰:紅牛“股權紛爭案”開庭審理
5月29日,*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告泰國華彬國際集團公司與被告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及第三人英特生物制藥控股有限公司股東資格確認糾紛一案”。
據悉,紅牛中國糾紛核心訴訟均在成立不久的國際商事法庭按照“一審終審制”逐個審理,這場被*高人民法院稱為“中國國際商事法庭**槌”的案件也開啟了紅牛紛爭的終局。
在*高人民法院第二國際商事法庭上,法官確認原告和被告雙方的爭議焦點問題為,英特生物持有紅牛維他命7%股權是否是代替泰國華彬持有。
本次庭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就以下五個爭議焦點進行了充分辯論:案涉7%股權的出資情況;對案涉股權實際行使股東權利和履行股東義務的主體;相關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代持合意;原告的顯名請求是否應予以支持;原告的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29日的庭審持續近4個小時,庭審結果將擇日宣判。
公開資料顯示,紅牛中國的大股東為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即“泰國紅牛”),占股比例為88%,該公司由泰國天絲的控制人許氏家族和嚴彬出資成立,分別占股為51%和49%。二股東為英特生物制藥控股有限公司,占股比例7%,是許氏家族全資控股。三股東為環球市場控股有限公司,占股4%,為嚴彬****控股。剩下1%股份為北京市懷柔區鄉鎮企業總公司持有。?
據被告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代理人稱,對于被告來講,這個案件也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案件,本案股權的歸屬直接決定了已經存續24年市場價值超過幾百億的紅牛公司的生存與否。
紅牛安奈吉上市,中泰紅牛“產品戰”全面打響
過去3年,中泰紅牛在持續展開法庭戰的同時,雙方也開啟了各自的“B計劃”。
早在2016年剛剛出現“商標之爭”的時候,華彬集團就推出的一款新品——戰馬。此舉被解讀為華彬應對紅牛商標糾紛問題的防御性戰略。
同時有消息稱,在2017年7月,泰國天絲也在中國發展了新的合作方,將“紅牛;REDBULL”商標授權于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曜能量”),并于2017年底完成了紅牛安奈吉的商標注冊,而后快速取得國家保健食品批文。
今年5月,由曜能量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批貨上市。據報道,該產品目前已經上市或正籌備鋪貨的城市包括:廣東廣州、浙江寧波、江蘇常州、湖南長沙等。
據悉,紅牛安奈吉飲料不僅使用了紅牛商標,而且在外包裝來上,也與紅牛維他命的紅牛飲料幾乎一樣,只是產品名稱上用“安奈吉”替換了“維他命”三個字。此外,價格方面,?安奈吉對標的也是紅牛維他命飲料,終端售價為6元。
原料配方上,相比“華彬版”紅牛維他命,“天絲版”紅牛安奈吉主打的差異化是“添加了西洋參”。但就目前中國消費者口味喜好來看,西洋參的味道,并不被大部分消費者所接受。
朱丹蓬表示,從本身安奈吉的設計包裝來看,就是以紅牛替代品的身份出現,這也意味著消費者會拿紅牛的口感與之比較,雖然此前天絲對安奈吉的口感進行了多次調整,但還是無法和紅牛一模一樣。因此口感的差異化很有可能成為紅牛安奈吉的敗筆。
對于紅牛安奈吉的上市,華彬集團方曾提出申訴,認為“該行為侵犯了紅牛維他命享有的在中國市場**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構成嚴重違約”。但幾天后又提出撤訴申請。
不過,網上流傳了一套類似“加多寶哭泣文案”的圖片,用以Diss安奈吉摘桃子的作法。
事實上,華彬集團在中國市場已深耕23年,可以說已經牢牢占據主要市場,2018年的銷售額高達200億元。初出茅廬的安奈吉想與其抗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食經濟(id:shijj21)原創**,關注食經濟了解更多創新食品信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貝因美成立合資公司》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