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近幾年方便面在接受一場****的洗禮,銷量連續下滑,當年的金牛產品到現在也已經風光不再。老產品的退卻,也有新產品不斷崛起,統一湯達人銷量達到10億,康師傅黑白胡椒等不斷進入市場,開啟方便面中高端市場的轉變。
其實,早在統一湯達人、康師傅黑白胡椒之前,就有一款中高端產品進入市場,并且對康師傅、統一產生*大威脅,但*后難逃敗落的命運。
這就是很多做方便面都十分熟悉的——五谷道場!
圖源Pixabay
月銷1億,讓巨頭都恐懼的崛起速度!
湯達人從出世到銷量10億用了將近十年時間,五谷道場崛起的速度遠超這個速度。
2005年4月,衛生部下發文件質疑薯條等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質,市場嗅覺靈敏的中旺食品立刻抓住時機,推出“五谷道場”方便面。就此五谷道場開始了它的恐怖增長速度。
以“拒絕油炸,留住健康”的廣告,五谷道場快速進入各大城市高檔社區、寫字樓、學校、車站等方便面高頻率消費渠道,不斷的向人群灌輸“非油炸”的健康理念,快速在終端獲得認可。
在五谷道場推出**個月銷售業績就達到了600萬,隨后,五谷道場開始在全國12個城市集中上市,并迅速在全國建立起了38家分公司,辦事處達80多家。
2006年上半年,傳統方便面行業慘遭滑鐵盧。“五谷道場”卻成為了市場上*響亮的品牌,中旺食品的銷售隊伍迅速擴張至2000人,每個月的銷量以30%的速度遞增。很多經銷商找上門要求代理“五谷道場”,等著拉貨的大卡車在各地的生產車間排起了長龍。北京基地難以供應全國,一度斷貨。
2006年6月的銷量甚至達到了1億,僅僅進入市場不到一年時間,從零到月銷量1億,這樣的增長速度堪稱恐怖。以這樣的速度,年銷售額10億、20億只是時間問題,甚至直接趕超康師傅、統一當年的金牛產品。
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勢頭迅猛的五谷道場的危機也隨著快速發展降臨。
時不我與,難逃厄運!
2007年前后,因為擴張過快,五谷道場陷入困境。但是,真正讓五谷道場陷入困境的不僅僅是資金問題。
據悉,2006年,在國內方便面生產線資源過剩的狀況下,五谷道場在全國擴建生產線38條,投入18億。而且,五谷道場本身非油炸無論生產線還是原材料成本都遠超油炸方便面,并且為了爭奪市場,定價始終在成本邊緣徘徊。
但是,以五谷道場的火爆程度,快速的成長速度,資金本不應該是困擾發展的問題。蜂擁在五谷道場身邊的投資商不在少數,當資金跟不上的時候,風投和銀行就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般。
五谷道場更重要的是資金對接出現了問題,資金不足時再想拉投資,耽誤的不僅僅是發展的時間,更是發展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對手喘息的機會。
在五谷道場為資金問題煩惱的同時,渠道問題也隨之爆發。雖然市場火爆,但畢竟沒有時間的積累,五谷道場在渠道商的建設并不完善。并且大部分渠道與統一、康師傅等**重疊,而市場又沒有完全開發起來。
在這樣的狀況下,沒有經銷商愿意冒著得罪眾多大品牌的危險選擇五谷道場。
于是,五谷道場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產能擴張了,渠道卻閉塞了,貨物堆積,資金周轉不開,資金問題就出現了。*終走投無路只能被迫賣身。
兩度賣身,仍難再起!
2009年,五谷道場賣身中糧。有了中糧的支持,挖角康師傅創始人之一——宋國良,并且在“非油炸”概念下推出了“原盅雞湯面” 、“秘制牛肉面”、“辣豬骨濃湯面”、“辣牛骨濃湯面”等多款新品。
但是,已經錯過良機的五谷道場并沒有起色。特別是2011年以來,方便面消費群體在不斷縮減,銷量整體下滑。2015年、2016年前11個月,五谷道場營業收入分別為1.26億元、1.02億元,分別虧損1.93億元、315.83萬元。
隨后,中糧只好將“五谷道場”以****股權及5367萬元債權掛牌出售給了克明面業。
克明面業本身看好五谷道場“非油炸更健康”的概念及品牌,而這與克明面業一直做掛面、不進入傳統方便面市場、提倡健康的生活理念相類似,同時通過收購也希望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品類。
但是,近幾年方便面市場下滑迅速,已經很難挽回。而五谷道場對標的中高端市場,已經被康師傅和統一不斷推出的新品占據,想要從中分一杯羹更加艱難。
在外部,外賣市場不斷擴張,更多的選擇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遠離方便面。
五谷道場的沒落更多的是在錯失了機遇,趕錯了時代。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