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食研匯文】根據多方消息確認,聯合利華旗下的茶葉業務將從集團業務中剝離獨立運營。同時將會保留在印尼以及印度的業務。和百事Pepsi Co合營的RTD茶飲將不受到這次調整的影響,保持原有的運營模式。
圖片來源:Unilever
1.聯合利華旗下茶葉部門出售將獨立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次獨立運營*大的操盤可能來自于立頓的大股東黑石集團,但是沒有披露出*終的買家身份,根據之前資料推測可能是早早報價的KKR & Co或者Cinven。根據彭博社消息稱,茶葉部門出售的價格估值大約是40億英鎊左右,去年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Brooke Bond 以及PG tips的銷售額達到了33億美元。由于發達市場的紅茶銷量下降,也造成了聯合利華的茶葉銷量下降。
根據二季度財報透露,這次剝離將會持續一年時間,明年2021年底完成。同時,將獨立運營的部門去年的營收達到了23億美元。但是聯合利華將會繼續控制其在印度的子公司Hindustan Unilever。目前該子公司控制著印度五分之一以上的茶葉市場。
立頓創立于1890年,是由英國人湯姆斯·立頓所建立的,他將原來只有上游社會才能享用到的錫蘭紅茶平民化,把優質的平價紅茶推給大眾。1898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之際,冊封湯姆斯·立頓爵位,并且稱其為“世界紅茶之王”。
2.茶葉部門有營收,為何要賣?
根據歐睿數據顯示,立頓RTD茶飲在全球的銷量從2014年的28.6億美元,到2019年26.3億美元,5年間減少了約8%的銷量。立頓本身的茶葉銷量維持在30億美元上下,沒有明顯的增幅或者降幅,營收相對穩定,但是缺少了持續增長的能力。在中國,立頓茶葉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從2014年的3.28億元人民幣到2019年的3.56億元人民幣。但是RTD茶飲在中國自2017年后開始下滑,去年的營收約為2.72億元人民幣。
今年早期的一些分析透露,聯合利華過于龐雜的組織結構是使旗下的品牌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刀闊斧的改革可以幫助聯合利華減輕組織結構,可以將成本投入到利潤率更高的品類之中去,從而提升其股市回報。成功實施這一系列戰略將使聯合利華從相對于同業折價的公司轉變為溢價的公司。出售茶葉業務是聯合利華轉型的重要一步。今年1月份,聯合利華就透露要對茶葉部門進行審查,并且可能會出售的消息。新冠疫情的蔓延則對茶葉部門的營收有不小的打擊,剝離相對增長緩慢,消費趨勢改變的食品業務也是聯合利華轉型的趨勢之一。相對于增長迅速的冰淇淋業務,茶葉部門對于聯合利華來說,是需要改革的一個業務。而全球的大趨勢也是紅茶的銷量逐年走低,被咖啡的市場擠壓。
從今年3月份開始,就有不少企業開始尋求剝離自身相對盈利能力較低的業務。可口可樂在七月初就宣布了將不在繼續運營Odwalla果汁以及相關的運輸鏈。雀巢早早的從去年開始就不斷的出售其旗下,糖果、冰淇淋以及水業務,還有包括近期傳聞的銀鷺業務。都是各大食品快消集團尋求瘦身來增加其自身盈利能力的體現。
3.為何都是資本集團在收購?
PE鼻祖KKR集團和資管明星樣板黑石集團都看好聯合利華的茶飲業務為何?作為投資界的兩位扛把子。KKR所倡導的是對品牌價值的投資,而黑石集團則看好的是未來10年的營收價值。本身不是快消公司的KKR和黑石都很擅長資本運作。黑石集團的經典案例是通過杠桿收購希爾頓集團,助推其上市,成功收獲120億美元利潤。通過不斷地縮減運營成本以及擴大經營范圍獲取新的利潤點,讓投資者重新對這個品牌有新的認識和信心,收取更多的投資來完成資本獲利。
KKR的經典案例則是全球知名的電池品牌勁霸,一個本是食品企業的子事業部門。1988年,KKR出價18億美元收購之后,便給予管理層很高的激勵,收購勁霸后的**年,現金流就提高了50%,并且在1991年成功IPO,在1996年出售了總價值72億美元的股份給吉列公司。KKR還曾投資海爾品牌,套現和分紅所得近56億人民幣。
近期的新冠疫情,使得更多增長緩慢的品牌逐漸暴露出渠道單一,品牌老化以及消費群體轉變的跡象,快消集團們紛紛尋求出售可能性,將原本的價格上還有進一步壓低的可能性,現在可能是資本收購品牌的*佳時機。而資本的注入能幫助品牌重新定位自己,思考怎樣幫助其做得更好,修改定價策略、優化供應鏈、設計更合理的量化指標,或者對管理層的優化。
從資本層面,這筆交易對于快消集團和投資集團來說都是雙贏的。
同時今天公布的還有聯合利華的半年報。半年報顯示,聯合利華旗下的食品和飲料部門第二季度收入為54億歐元,同比下降了1.8%。半年收入為98億歐元,同比下降了1.7%。其中冰淇淋業務矚目,保持了15%的增長。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