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时间:2021-12-20 来源:互联网
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不容忽視的一個社會問題。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52 0173 3840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
?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老年人群是慢性疾病死亡率*高的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疾病、癌癥、腦卒中所導致的死亡率顯著增高。
?
慢性病的病因有很多,好的膳食能夠降低人體的患病風險。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機能逐漸衰退,部分老年人會存在吞咽障礙。
?
吞咽障礙同樣會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我國卻一直被忽視。
?
什么是吞咽障礙呢?如何治療吞咽障礙呢?我國咀嚼吞咽障礙的膳食營養管理現狀又如何呢?
在近期舉辦的第14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上,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的孫建琴老師針對吞咽障礙做了精彩的報告。小編將報告中的精彩內容分享給大家。
?
1、吞咽障礙及致病因
圖片來源:medicalnewstoday
吞咽障礙是由于下頜、雙唇、舌、軟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結構和(或)功能受損,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輸送到胃內。
?
導致吞咽障礙的疾病分類依據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按發生部位分類;二是按有無結構異常分類。
?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會遭受不同疾病的侵襲。不同疾病種類的吞咽障礙發生率不同。
?
2、吞咽障礙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有哪些?
?
吞咽障礙對生活質量,心理等方面都有嚴重的不良影響。吞咽障礙所引起的嚴重后果包括: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脫水、增加窒息的風險、肺部感染、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病死率等。
?
美國前瞻隊列研究發現,老年急診病房因肺炎入院的70歲以上病人中,55%有口咽型吞咽障礙,營養不良和死亡率明顯增高。
?
上海地區養護機構吞咽障礙的發生率為32.5%,老年護理院和養老院吞咽障礙常伴隨的疾病主要有:牙齒咀嚼障礙、腦卒中、癡呆、抑郁癥、帕金森、老年慢性病等。
?
3、如何治療吞咽障礙?
?
《中國吞咽障礙患者評估與治療專家共識》(2017版),明確提出“營養是吞咽障礙患者需**解決的問題”。
?
各國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指南中指出“食物改性是吞咽障礙的基礎治療”。美國2002年《卒中后康復指南》、蘇格蘭2004年《卒中患者管理臨床指南》、英國2012年《國家卒中臨床指南》等多個權威指南都提出吞咽障礙食物質地改變的重要性。
?
我國學者研究發現,食物質地改變可以改善吞咽障礙患者的營養攝入,使患者體重增加。增加液體稠度可以減少喉部滲漏和誤吸。
?
4、我國咀嚼吞咽障礙的膳食營養管理現狀
?
我國咀嚼吞咽障礙的膳食營養管理還處于初步階段。目前咀嚼吞咽障礙的膳食營養管理現狀如下:
?
1、膳食單一,感官差
針對老年人的膳食,目前糊狀飲食較為普遍。糊狀飲食制作簡單,方便,能滿足基本營養需要,但是粘附性大,口腔咽喉有殘留,營養密度不夠,感官差,缺乏食欲等。
?
2、增稠劑剛開始臨床使用
增稠劑的作用主要是將液體調制成濃流質,從而減少誤吸的風險。
?
3、介護食品基本空白
在日本,專門給老年人使用的產品稱為介護食品。
圖片來源于網絡
?
4、食品標準法規空缺
去年,老年食品國家標準公布了征求意見稿(詳情 | 老年食品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公布,我國老年食品的開發刻不容緩!),目前還在制定中。
?
5、膳食營養管理共識需要完善
比如我國現有的吞咽障礙營養管理共識均未涉及吞咽食物質構變化的具體等級和營養標準。
?
針對我國吞咽食品膳食營養管理的現狀,國家也即將出臺一系列管理規范、專家共識等。
比如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規范(T/CNSS 008-2019),該規范主要涉及的內容包括:
√ 吞咽障礙人群的膳食營養指導原則
√ 吞咽障礙食品的性狀質地特點
√ 吞咽障礙食品的制備/測定
√ 吞咽功能及相應的食品分級
√ 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流程
?
再比如,制定《中國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專家共識》、《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規范》(未正式發布),該共識和規范是為了降低吞咽障礙患者經口進食的難度、改善吞咽時的殘留和誤吸、減少置管、較早實現經口進食;并且首次提出了“吞咽障礙食品”的概念。明確吞咽障礙患者適合的食物性狀、吞咽障礙食品需具備的特點等,并制定了吞咽障礙食品分級標準(包括液體和固態食品)。
?
吞咽障礙膳食營養管理的*終目的是為患者提供*佳飲食方案。
?
?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①本网注名来源于“互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个月内与本网联系,联系邮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则视为默认百检网有权进行转载。
②本网注名来源于“百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百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转载本网作品,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百检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③本网所载作品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百检立场,用户需作出独立判断,如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