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0 來源:互聯網
中秋佳節,具備禮品和節日食品雙重屬性的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食品。距離今年的中秋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市面上各種月餅新品已經陸續上市。記者從北京市家樂福超市看到,各大品牌的月餅已被擺放在了顯眼的入口處,五顏六色,琳瑯滿目,各種口味俱全。拼口味、拼顏值、拼創意成為今年月餅市場的主流。但無論是口味還是外觀,今年的月餅都在回歸傳統文化。
圖源Pixabay
月餅的消費群體整體趨向年輕化,月餅消費已進入80后、90后時代。根據《2017中國月餅口碑大數據研究報告》,30—39歲消費者為關注和購買月餅的主要人群,占比達到54%,20—29歲消費者占22%。作為月餅主流消費者的80后、90后們除了重視月餅的健康和口感,“高顏值”也必不可少。
據了解,今年中秋,良品鋪子采取差異化定位,推出以麻薯、琥珀龍井、清涼柚柚、芋泥麻薯等口味為代表的新式月餅。新研發的藤椒牛肉口味的蘇月,以及雙黃蓮蓉為代表的傳統廣月,以滿足不同細分需求。根據年輕人養生、粗糧、偏甜品式的口味特征,今年研發推出了芋泥、棗泥、紫米、板栗等粗糧養生口味的月餅。良品鋪子董事長楊紅春表示,“高端”是一種講究。“以產品為例,這種無比的講究,來源于我們無比的挑剔和頑固的堅持,做產品,你的挑剔就是要對原料輔料精挑細選,對工業配方無比考究,對研發設計不斷否定和迭代創新,只有在這種無比挑剔和頑固堅持思想的指導下,才能夠把產品做好。”
從今年年初的“十二大經典禮盒”,到端午節推出的端午禮盒,都體現出了良品鋪子在產品打磨上的更加高要求、高標準。今年以來,良品鋪子也將國潮元素用到**,從中國“十二大經典禮盒”的中國春節元素、到端午禮盒的端午節元素,再到中秋運用的敦煌中秋元素,讓良品鋪子的整體視覺呈現上有一種延續性。深度挖掘中國文化內涵,用零食作為載體,向國內外消費者傳遞中國傳統文化。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良品鋪子走得更深。良品鋪子以此次與敦煌博物館跨界合作打造聯名禮盒為契機,正式加入敦煌文化保護和傳承者之列,向中國敦煌石窟文化研究基金會捐贈保護基金。
8月19日,良品鋪子還在敦煌沙漠演繹了一場“只存在**的大地藝術”。敦煌沙漠上出現一幅精美的大地沙畫,畫面里描繪著家人圍坐一起,游子歸家、飛天、九色鹿、兔子一系列團圓的美好景象,忽然風沙起,美好的景象頃刻間流逝。藝術家用“沙畫”的形式再現經典敦煌壁畫,通過沙畫逐漸風化消逝的過程來體現敦煌文化保護的迫切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