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根據今年1月份發布的《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2010年7月份發布的《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我國推進紡織產業有序轉移的區域布局是:東部地區加速產業升級步伐;中部地區完善現代紡織產業制造體系;西部地區重點發展特色產業;東北地區加快發展優勢產業。
對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情況有過實地調研的業內專家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我國紡織產業轉移的布局和發展思路清晰、合理,各地也正在按照國家的政策逐步落實,但是,當前紡織產業轉移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紡織產業轉移必須研究解決深層次問題,必須找準發展定位,和創新升級相結合。
紡織產業轉移存在四個問題
11月22日,中國服裝協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對紡織服裝產業調整、振興的發展思路及產業轉移的布局是清晰、合理的,但根據自己的實地調研和一些企業反饋給他的情況來看,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相關政策落實得并不是太好。尤其是在一些西部地區,當地政府一開始對項目的引進態度很好,而一旦項目落地,許諾的相關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實,加上一些地方的發展觀念和意識落后,使紡織產業相關政策的落實打了折扣。因此,在落實紡織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改變傳統的發展觀念和意識,并積*兌現對投資企業的承諾。
而在日前召開的“2012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轉移工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楊峻向本報記者表示,當前紡織產業轉移存在四個主要問題:一是以土地、勞動力為競爭優勢的產業轉移模式難以為繼,如部分地區勞動力的陷阱、土地過度規劃、發展理念亟待調整;二是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對產業轉移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產業鏈布局的困境、土地和環保指標限制;三是國家政策引導方面,在工業化完成之前可能出現工業提前衰退和退出的跡象(宣傳導向、稅收政策、人才培養)、劉易斯拐點、中等收入的陷阱;四是要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特別是東盟、南亞等國家形成競爭發展的關系。
河北省一家羊絨服飾公司負責市場拓展的王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因為在河北省當地沒有好的市場,該公司把銷售、生產、運營部門都遷到了浙江桐鄉市,只把原料供應方面的業務留在了當地?!跋啾容^而言,畢竟位于東部地區的浙江桐鄉有成熟的市場和深加工能力。”
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在楊峻看來,紡織產業轉移的現狀和特征正在呈現三個好的趨勢:一是產業轉移以棉紡織、服裝為主,新增投資增加;中西部盈利能力明顯提高,解決就業問題的社會效益顯著。二是以內需市場為導向的產業轉移趨勢明顯。三是東部產業創新和升級提速。
在產業政策指引下積累成功經驗
根據今年7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對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提出的具體思路分別是:
東部地區,積*發展現代紡織業,以提升檔次和打造品牌為重點,建設國際紡織及服裝設計制造中心,形成一批現代紡織產業集群和總部基地。
中部地區,加快發展棉紡、針織、麻紡、粘膠纖維等產品,適度發展化纖工業和產業用紡織品,積*培育服裝、家紡品牌,完善現代紡織制造業體系。
西部地區,利用棉、毛、麻、蠶絲等天然資源,積*承接紡織產業轉移,逐步配套化纖工業。建設新疆、陜西、四川棉紡織,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毛絨紡織,四川、重慶、廣西、陜西、云南絲綢紡織產業基地。
東北地區,發揮化纖等原料優勢,適度發展下游產業用紡織品。
在此之前,對紡織產業轉移,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的政策頗多:2009年4月,國務院發布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東部沿海紡織工業發達地區充分利用技術、資金、研發、品牌、營銷渠道的優勢,跟蹤國際*新技術和產品,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行業和產品。鼓勵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積*承接產業轉移,發展紡織服裝加工基地,形成東中西部優勢互補的區域布局,嚴防低水平產能的轉移和擴張。2010年7月,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今年1月份,工信部發布《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均對紡織產業轉移做出了具體部署。紡織產業轉移的思路和布局逐漸清晰并更加合理。
楊峻表示,中國內需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戰略給紡織產業提供的市場和增長空間是毫無疑問的。在紡織產業轉移過程中,發展產業鏈完整的先進制造業體系,逐步培育區域市場和品牌,建立高素質勞動力和**管理人才隊伍是產業發展的*終選擇。
結合自己的調研情況,楊峻表示,在紡織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需要積累并借鑒一些創新升級的成功經驗。他舉例說,**是科技創新帶動企業在產業轉移中升級。如無錫一棉、山東紅領等東部企業創新升級,通過管理創新,使技術溢出效應明顯;新疆地區在新投資中的設備跨越升級。其次是發揮集聚優勢,建設符合生態城市發展的新型產業園區,如江西奉新、湖南蘆淞等地的紡織業發展模式。再次是在產業轉移中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如華茂集團、如意集團(行情股吧資金流)、華孚集團等紡織企業打造產業鏈的集成優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