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逆境求進中我們走過2009,迎來新的一年。伴隨著紡織業的調整和振興,2009年棉紡行業經歷了自我調整的過程,新的一年,行業又將迎來哪些新的希望和任務呢?近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徐文英接受了《中國紡織報》記者的采訪,他從產量、出口、投資等方面娓娓道來,對2009年棉紡行業形勢進行了分析,同時展望2010年行業的發展前景。
產量回升鼓舞人心
“從2009年全年的趨勢看,整個紡織形勢在逐漸回暖。棉紡產量在2009年*后幾個月增長很快,截至到11月份,2009年紗產量為2152 0173 3840萬噸,與2008年同期的1975萬噸相比,增長了9.8%,布的產量與2008年持平,牛仔布和色織布的產量增幅較大,預計將突破60億米。”徐文英會長以這組統計數字為依據為行業回暖作了定調。
“下降趨勢有所減緩,國際經濟開始出現企穩回升,但市場需求還沒有回來,風險依然存在。”這是徐文英在2009年年終對棉制品出口的判斷。據介紹,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服裝等產品的市場出現了回暖,但對紗、布等前道產品的需求回暖還沒有出現。棉紡織品出口市場中,除了美國出現了出口增長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還依然是負增長。2009年11月份,我國的棉紡織品及棉服裝出口559.3億美元,下降14.42%;其中棉紡織品共出口161.25億美元,下降16.38%,其中12.3億美元出口至美國,下降19.65%;棉服裝出口額為398億美元,下降13.6%,77.9億美元出口到美國,增長21.34%;可以看出,出口美國的棉服裝保持了較大增長,這在一片負增長的數字中,顯得十分突出。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2009年,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談到企業關心的技術改造,徐文英給記者列舉了一系列詳細的數字。2009年1~11月份,紡織工業投資2708億元,同比增長9.53%;棉紡行業1~11月投資698億元,同比增長7.9%;而2008年同期棉紡業的投資是646億元,增幅是-5.21%。盡管2009年棉紡行業的投資增幅低于全行業的增長,但是與金融危機肆虐的2008年相比,在投資方面,棉紡行業提高了13個百分點,這其中東部投資占主導。徐文英表示,投資的增長說明企業技術改造的力度在增強,國家4萬億投資對技術改造起到了拉動作用。他同時表示,2010年行業技術改造的重點將繼續推廣新型、高效、節能的工藝設備,實施以提高“三無一精”產品比重的技術改造,發展清梳聯合機、集體落紗長車及緊密紡長車、粗細絡聯合機、新型轉杯紡紗和噴氣紡紗,增加先進無梭織機、自動絡筒機、高效精梳機等,并逐步淘落后設備。
提高噸纖維附加值
從2001年到2007年,我國的紗產量是以每年17.5%的增速快速上漲的。高速增長的產量對棉花的需求量持續上升,造成用棉緊張的情況。隨著產品的不斷升級,多纖維混紡理念的推行,棉紡企業日益重視單位纖維創造的價值。徐文英認為,企業應該是“不講數量,不講錠子,而講附加值”。產品方面,鼓勵大家繼續調整結構,減少用棉量,提高噸纖維的附加價值。
談到提高纖維的附加價值就不能不提纖維原料的價格問題。從年初的11000元/噸,到年尾的14853元/噸(三級棉),棉花價格去年一年上漲了35%,粘膠價格也上漲了40%。10月份以后,棉價**一變,因為紗價上漲滯后,很多企業在訂單上吃了虧。徐文英表示,對棉紡企業來說,希望棉價穩定,不希望大起大落。今年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平抑棉價,三次發放儲備棉,近期又發放89.4萬噸關稅內進口棉配額和100萬噸滑準稅進口棉配額,這將對維護棉價穩定起到積*的作用。他預計2010年棉價將保持穩定,在15000元/噸上下浮動。
積*參與低碳經濟
隨著哥本哈根環境會議的召開,國內掀起了一場低碳生活熱。我們不禁要問,2010年棉紡行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是否有發揮的空間呢?2009年棉紡行業推行節能減排的力度非常強,徐文英認為,新的一年,節能減排仍然任重道遠。其中在節能方面棉紡廠的重點仍然是節電節水,比如提高裝備和工藝的水平,使用用電少的節能風機,減少單位耗電量;在牛仔布和色織布領域,行業內將繼續推廣使用無PVA漿料和上漿技術,推廣使用先進的染料和化學助劑,幫助企業減少污水的排放,節約用水。
內銷市場競爭加劇,落后技術裝備仍占相當比重,生產效率不能滿足生產高檔產品的需求,企業流動資金緊缺等等是當前棉紡織行業在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徐文英認為,處于調整和升級的關鍵時期,減量升級、淘汰落后、提升存量水平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他提出,2010年棉紡業要通過科技手段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鼓勵多種纖維混紡交織產品的開發,提高精梳、緊密紡產品的質量水平。
帶著這些目標,新一年的航程充滿希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