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1~2月我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5.28萬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28.1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74.59%,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了85.60個百分點。紡織行業利潤增速的顯著回升,其主要影響因素在于內銷的支撐作用繼續向好,同時出口市場亦逐漸恢復。
2010年1~2月,紡織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及銷售產值同比分別增長了27.05%、27.08%;產銷比為97.90%,為2008年以來的*高水平,行業產銷銜接良好。此外,利潤增速在統計數字上大幅變化,還受到上年同期低基數因素的影響。整體上來看,當前我國紡織行業的效益不斷提升,發展仍然持續向好。
紡織行業比全國工業更快恢復
2010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增長了119.7%,高出紡織行業45.11個百分點。但是如果以金融危機爆發前2008年1~2月的利潤基數計算,2010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平均增長17.4%,而紡織行業則增長了62.71%,反映出紡織行業的實際增長較為明顯,2009年1~2月的低基數對紡織全行業的影響小于全國工業。如從紡織10個不同的子行業分析來看,不同子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盈利額均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其中,棉紡、絲綢、化纖、紡機行業的利潤增速均在1倍以上,化纖行業增速則達到了86.45倍。
棉紡、化纖、服裝業貢獻大
在行業利潤增加的**額上,2010年1~2月,紡織全行業利潤額同比增長了97.48億元,其中棉紡業、化纖業、服裝業對全行業利潤貢獻比重分別為34.25%、23.84%、13.17%,位居前三位。具體來看,2010年1~2月棉紡業利潤同比增幅達105.78%,而在棉花價格持續高漲的情況下,棉紡業實現如此業績,實屬不易。**,受棉價上升的影響,國內紗線市場價亦被迫上漲。據發改委經貿司數據,2010年1月、2月,32支純棉普梳紗月均價分別為21128元/噸、21246元/噸,同比增幅分別為25.26%、24.15%。在出口市場上,棉制紡織品出口恢復明顯。海關數據顯示,2010年1~2月,棉紗線、棉織物的出口額同比增速分別為33.07%、33.29%,其中純棉布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43.43%。棉紡業1~2月的利潤率為4.34%,同比上升了1.61個百分點;三費比例為4.98%,同比下降了0.61個百分點,棉紡業運行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則成為行業盈利增大的內生動力。此外,上年同期的低基數因素同樣不容忽視,2009年1~2月,棉紡業利潤同比下降了11.74%。
化纖行業1~2月的利潤增長尤為突出,其原因與棉紡業相似。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國內化學纖維類產品市場售價不斷上揚,行業景氣持續回升,拉動行業效益迅速反彈。據中纖價格指數數據顯示,2010年2月,滌綸短纖月均價為10479元/噸,同比增加了30.92%;錦綸DTY、錦綸FDY、錦綸POY的均價分別為26660元/噸、25707元/噸、24300元/噸,同比分別大幅增長了44.11%、62.08%、59.03%。粘膠短纖的2月均價則已升至152 0173 3840元/噸,同比增幅達57.71%。同樣從出口市場來看,化纖類產品(包括合成纖維與人造纖維)2010年1~2月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83.48%,且其出口均價同比亦增長了8.63%。而化纖行業的利潤率回升亦非常顯著,2010年1~2月已經升至3.81%,同比上漲了3.74個百分點。在基數因素上,2009年1~2月,化纖業利潤額同比下跌了110.54%,化纖行業陷入低谷。
服裝業1~2月利潤同比增長了20.96%,雖然低于紡織其他子行業,但由于上年同期在金融危機沖擊時,服裝行業盈利額依然保持較好的增長水平(15.63%),基數因素的影響有限,其主要因素還在于服裝業內外銷市場的重要支撐。2010年1~2月,我國限額以上企業的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了23.3%;2月當月受春節因素的影響,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幅達58.4%。同時,服裝2010年1~2月的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3.71%,增速較上年同期(-38.76%)回升了62.47個百分點。而服裝業1~2月的利潤率為5.04%,同比上升了0.06個百分點,在紡織10個子行業中位居首位,居于紡織產業鏈末端的服裝業保持著較強的贏利能力。
后期難以持續高增長
從當前紡織行業的發展形勢來看,雖然內銷依然較好,出口亦逐漸恢復,但受到原料成本、用工以及匯率等問題的制約,行業后期盈利水平仍難樂觀。2010年3月,國內328棉花價格已漲至15561元/噸,同比增長34.58%,棉紡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增加。而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原油需求亦進入復蘇通道,WTI原油3月均價為80.72美元/桶,同比增長79.22%,環比增長了7.16%。在油價的帶動下,PTA等化纖原料價格持續上揚,化纖企業的盈利同樣受到制約。與此同時,南京羊毛市場指數以及澳大利亞原毛指數亦不斷上漲,毛紡業的成本壓力也在增大。而鐵礦石進口大幅漲價的不利影響,也將逐步傳導至紡織機械行業。
在用工方面,紡織大省江蘇、福建、廣東分別提高了*低工資標準,增幅分別為12%、24.5%、21.1%;2010年1~2月,三省份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用工總人數為421.13萬人,占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用工總人數的40.72%,紡織行業的用工成本增長明顯。此外,人民幣的升值對紡織出口企業則更會產生嚴重沖擊。從2001年以來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各月累計利潤同比增速波動序列來看,2009年至2010年初的利潤增速變化特征與2002年至2003年初的變化相似,這也堅定了我們對行業后期利潤增速有可能出現下降的判斷。 (紡織服裝周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花小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