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2009年以來,國家圍繞“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采取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為我國紡織行業提供了較為寬松的國內發展環境,使行業從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困境中得到了緩解和恢復。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圍繞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所作的工作取得成效,增強了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因此,在全球經濟仍不景氣、國際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我國紡織行業已呈現企穩回升、逐漸向好的良好局面。現借中紡圓桌論壇對2009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回顧,同時展望充滿希望的2010年。
2009年行業運行幾大特點
2009年,紡織行業運行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內銷起到首要支撐作用。多年來,內需市場一直是我國紡織行業發展的**驅動力。2009年以來,在國家“擴內需”政策的支持下,內需市場實現穩定較快增長,成為支撐紡織行業企穩回升的首要因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衣著類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長18.8%,增速雖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整體仍保持了較高水平。
在內需市場支撐下,行業內銷產值增長持續加速。2009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內銷產值29712.24億元,同比增長14.69%,較1~2月提高了8.06個百分點;行業內銷產值比重達到79.94%,同比提高2.86個百分點。
二是出口形勢仍不樂觀。受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影響,2009年以來紡織出口出現近年來*大幅度的下降。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52 0173 3840.32億美元,同比下降9.65%,其中前10個月出口降幅一直在11%左右徘徊,雖然11月以來出口降幅有所收窄,但收窄幅度僅為1.56個百分點,恢復速度較為緩慢。
出口下滑主要集中在規模以下的小企業。2009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3.23%,而規模以下企業則下降了22.28%。盡管出口下滑明顯,但我國紡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仍在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持續上升。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09年1~11月,我國出口的紡織品服裝在美國進口總額中所占份額達到40.2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10個百分點;在日本進口總額中所占份額達到78.54%,比上年同期提高1.77個百分點。
三是產銷、效益、投資增長全面回升。在內銷市場的支撐下,2009年以來紡織行業的產銷增速穩步回升。1~12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7979.89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比1~2月提高7.67個百分點;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7167.07億元,同比增10.58%,增速比1~2月提高7.45個百分點。主要大類產品中,紗產量達2405.62萬噸,同比增長12.71%,增速高于上年4.61個百分點;化纖產量達2726.06萬噸,同比增長14.31%,增速高于上年12.01個百分點;布產量達567.44億米,同比增長5.27%。
隨著行業產銷回升以及國家提高出口退稅率、放松融資環境等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行業的效益狀況得到明顯改善。2009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31.49億元,同比增長25.39%,增速比1~2月回升36.4個百分點;行業平均利潤率達到4.04%,高于上年同期0.48個百分點。
行業產銷和贏利狀況好轉帶動企業的市場信心逐步恢復,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2009年全年,紡織行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3102.04億元,同比增長13.86%,增速高于上年7.11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7731個,同比增長27.85%,增速高于上年35.71個百分點。
四是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2009年以來,行業科技進步結出碩果,6項科技成果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及其產業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其余5項技術獲得二等獎;144項科技成果獲得200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其中9項獲一等獎。這些科技成果對行業技術進步起到了有效的推動作用。
在內外環境的驅動下,紡織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明顯加快,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得到快速發展。2009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量達到700萬噸,同比增長17%,非織造布產量增速超過20%,遠高于其他行業的增長水平。
區域結構進一步優化,紡織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步伐進一步加快。2009年,中部地區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76.76億元,同比增長30.1%,高于東部地區22.24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3069個,同比增長48.69%,高于東部地區26.31個百分點。
企業優勝劣汰加快,結構得到改善。一批重點企業在逆境中得到發展,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綜合競爭能力進一步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1月,占規模以上企業數32.17%的17038戶優勢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0.72%,高于行業平均增長水平5.33個百分點;利潤率達到8.22%,高于行業平均水平4.18個百分點;其中3666戶骨干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0.15%,利潤率達到15.68%。一批缺乏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實現了淘汰和重組,紡織企業整體素質得到優化。2009年,化纖行業共淘汰落后產能137萬噸,大容量、差別化、功能性纖維開發力度加大,化纖差別化率比上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印染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無錫、常州、蘇州等環太湖地區半數以上落后印染設備被淘汰。2008~2009年,印染行業協會在行業中先后推廣了90項先進實用技術、工藝和裝備,很多企業采用后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浙江富潤印染有限公司系統改造投資1808萬元,每年可節煤1.1萬噸,減少污水排放63萬噸,減少COD排放60噸,共產生效益1875.1萬元,當年即收回投資成本;宜興樂祺紡織有限公司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一年少排放廢水49.5萬噸,產品檔次大大提高,該企業被稱為“星級印染企業”。
結構調整、創新能力提升帶動行業運行水平和運行質量穩步提高。2009年1~11月,全行業規模以上虧損企業數較上年同期減少1.29%,虧損面(17.69%)比上年同期下降2.7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減少23.76%。1~12月,規模以上企業產銷率為97.86%,較上年同期提高0.25個百分點,產銷銜接順暢;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13.62%,高于銷售產值增速3.04個百分點,產品創新對行業回升向好的貢獻突出。1~11月,勞動生產率(以工業總產值計算)達到34.48萬元/人,同比增長10.22%,生產效率繼續提升;三費比例為6.06%,比上年同期下降0.35個百分點,管理水平繼續提高;資產負債率為57.66%,比上年同期下降1.45個百分點,企業運營風險下降;產成品周轉率為14.68次/年,較上年同期加快1.12次,企業的市場反應能力和運轉效率得到改善。
2010年行業發展趨勢向好
2010年,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經濟環境較2009年明顯改善,行業整體上具備繼續回升的條件,但也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
一是國際市場將緩慢恢復,行業出口增長仍然乏力。
隨著各國救市政策效果逐漸顯現,世界經濟在2009年末已經顯現復蘇跡象。2010年,隨著發達國家金融體系風險進一步下降,市場信心逐步改善,世界經濟將有所好轉,國際市場也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根據世界銀行*新預測,2010年全球GDP將由2009年的負增長2.2%恢復到增長2.7%,全球貿易額增速也將由-14.4%回升到4.3%。但目前美、歐、日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均處于歷史高位,失業狀況需較長時間才能得到徹底改善,因此國際市場需求的恢復速度整體上將是緩慢的,我國紡織行業的出口增長動力也仍然有限。
由于2009年基數較低,2010年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狀況逐步改善,我國紡織行業出口將結束金融危機以來的下滑態勢,逐步恢復增長,但增速將明顯低于危機前的水平,預計全年出口可實現4%左右的增長。
二是內需將保持穩定增長,對行業的支撐作用依然突出。
近年來,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內需市場日漸活躍,對紡織行業的支撐作用尤為突出。2010年,我國宏觀經濟將繼續回升向好,隨著國內就業狀況逐步穩定,市場信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衣著類消費品的市場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同時,國家4萬億擴內需計劃在2010年將繼續推進,為進一步改善民生,國家在三農、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設、促進汽車消費等方面的投入也將繼續增加,這為家用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2010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內需將延續2009年以來的穩定增長態勢,且增速有望比2009年進一步提高,行業的內銷比重將穩定在80%左右。
三是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加大了行業運行風險。
在國際市場緩慢復蘇、國內市場穩步增長的情況下,2010年紡織行業仍然面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一是生產要素價格方面,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原油、棉花等大宗商品價格將在高位波動,帶動化纖、紡織原料價格上漲,國內勞動力、能源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也呈上升走勢,紡織企業的成本壓力將明顯增加。二是金融信貸方面,雖然2010年國內貨幣政策仍將保持“適度寬松”,但隨著國內通貨膨脹預期加強,近期央行已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貨幣政策微調的趨勢已經顯現,紡織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能會更加突出。三是出口環境方面,貿易保護主義將是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2010年我國紡織行業遭遇國際貿易摩擦的風險仍然較高。四是人民幣匯率方面,隨著美元流動性迅速提高,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日益凸現,進一步增加了行業出口的不確定性。
綜合國內外市場走勢及相關影響因素判斷,盡管2010年紡織行業仍然面臨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出口增長仍然難以恢復到較高水平,但內需市場將對行業經濟增長發揮顯著拉動作用,在國際貿易環境基本保持穩定的條件下,紡織行業將繼續實現穩步回升。預計2010年規模以上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利潤總額均有望實現兩位數增長。
2010年行業發展重點任務
2010年是《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實施的*后一年,也是《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的第二年。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行業目標,進一步貫徹落實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調整結構、提高創新能力、轉變生產經營方式仍是今年全行業的重要任務,具體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加大產業用紡織品的開發力度,擴大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領域和水平,加大高性能纖維及產品在產業用紡織品方面的應用,加快土工材料、汽車用紡織品、醫用紡織品、農用紡織品的開發、應用和推廣。
二是加快科技進步步伐,特別是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大力開發功能性紡織品、綠色環保生態紡織品,全面完成“28項關鍵技術和10項新型成套關鍵裝備”的技術突破和應用。
三是進一步抓好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特別是印染、化纖等重點行業,具體落實《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的節能減排目標、措施和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力爭取得更好成效。
四是促進和支持中西部有條件的地區和紡織企業發展,推動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加強交流合作。
五是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產品開發創新水平和管理水平,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加強自主品牌建設,積*開拓國內外兩個市場,建設并完善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缺乏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兼并重組,進一步提高紡織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六是著眼當前,謀劃未來,在全面完成《紡織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的同時,加緊研究制定紡織行業“十二五”時期乃至2020年實現紡織強國目標的發展規劃綱要。
我們相信,只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及國務院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決策步驟,經過全行業的共同努力,2010年,中國紡織工業一定會取得更好的發展成績,登上一個更高的臺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 許坤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