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據經濟之聲報道,由中國棉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2013年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不久前在南京召開。讓人感到吃驚的是,260多家棉紡企業的負責人把整個會場擠得滿滿當當,盡管會議議程安排得非常緊張,但竟然沒有人離場;中午吃自助餐,在餐桌上,大家都在相互交流著信息,打聽各自的近況。所有這些,讓人察覺到當下整個棉紡織行業的焦慮。
安徽華茂是國內紡織行業中的標桿企業,產品遠銷意大利、日本等市場。當記者問到企業現在的利潤狀況時,董事長詹靈芝卻表示,自己羞于開口。
詹靈芝:利潤也很低很低很差,不好意思說,我覺得說了難為情。說了給老外聽了高興死了,說你們這么好的企業就這么樣,我不能說。
紗支數,是用來衡量棉紡織產品等級高低的一項指標,支數越多,表示紡出來的紗線越細,產品等級越高,相應的技術含量和售價也就更高。一般來講,50支以下的棉紗,屬于中低檔產品,超過50支則屬于高支紗。
安徽華茂目前產品全部是60支以上的高紡棉紗,但即便如此仍沒有利潤可言。情況類似的還有華潤紡織,作為央企下屬企業,擁有100萬紗錠的華潤紡織在業內也是數一數二的龍頭企業,董事總經理狄慧表示,企業也只能在盈虧平衡線上勉強支撐。
狄慧:這個利潤似乎就是加不上去了,所以我們現在勉勉強強能做到高支紗的這部分微利,每個月幾十萬的利潤,但是像過去我們都是幾百萬的利潤,一個月一個廠都是300萬的利潤很輕松的,到了月底忙了整個一大輪,訂單也有,生產也滿復合,但是勉勉強強不虧損。
造成棉紡織行業當前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國內棉花價格每噸要比國際市場高出五六千塊錢,而棉花占到棉紡織企業總成本的7成,這就相當于,如果使用國內棉花紡紗,每噸棉紗產品企業要多支出成本三四千塊,以每噸棉紗平均售價3萬塊計算,多付成本達到10%。
這種巨大價差不僅讓華茂、華潤這樣的大企業苦不堪言,對那些規模小或者以中低檔棉紗為主的企業來說,更是距離關門只有一步之遙。廣東德泰紡織是一家規模只有5萬錠的小企業,總經理陳嬌蘭說"日子難熬"。
陳嬌蘭:要保持到我們好的技術團的有一個飯碗,要保持到我們工人有一個平臺,不想流失這些好的技術人才,所以企業虧損都要做下去,你要養住工人,但是企業跟銀行打工,銀行的利息、工人的工資,現在保險、生活水平稍微一差,工人都留不住,所以確實也很難,壓力很大??墒鞘袌霾幌嘈叛蹨I,市場它沒有情面的,等到一年的時候,面臨著中國的紡織行業會關停并轉逝并不少。
陳嬌蘭所言并不夸張。由于進口棉紗更便宜,去年,中國進口棉紗猛增到152 0173 3840萬噸,大約折合1000萬錠的產能,占到中國全部紗錠的8%,這就意味著,中國去年至少有8%的紗錠因為進口棉紗的沖擊而被迫關門。
這種慘烈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不由得想起了上世紀末在紡織全行業進行的"三年大壓錠"運動――從1997年開始,三年內關閉紡錠1000萬錠,下崗分流120萬人。雖然現在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但1000萬錠所牽扯的紡織工人也不在少數。
王天凱:去年一年我們的關的中小企業**不只1000萬錠,開始我也很擔憂中小企業會不會有不安定、不穩定的因素,但是好像沒有,說明我們市場競爭體制形成了,如果沒有這樣的機制,你想1000萬錠下來會有多少人離開工作崗位,我們現在簡單算中小企業一萬錠是100萬人,1000萬錠小萬人,我只能說今天又新的機制形成了,大家開不了就回家了,就這個情況,反過來講這些企業完全可以跟印方競爭,因為棉花廠家它干不了,這種是不公平的競爭,中小企業不服氣的,不會干不過印方,它怎么能干不過印方呢?所以我說企業是手臂挽不過大腿的。
更為嚴峻的是,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棉紡企業正在步步緊逼。在會議發言環節,印度棉紡織品出口促進委員會會長雷馬斯瓦米就直言不諱的建議,今后"中國直接購買印度棉紗是更好的選擇"。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楊世濱提醒,高棉價可能導致中國棉紡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全面喪失。
楊世濱:印方商品的大量進口,你要說它那里面利潤多高,得用棉花它平移過去,直接都是利潤,那對于它的技術進步有大幅度的提高,它可能買新設備,我們可能歷經了改革開放30年所積累的所的技術進步、裝備的提升、員工的操作培訓都會在幾年之內會被競爭對手趕上甚至超過,這是可怕的,因為這種優勢一旦喪失以后你再去追它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嘉賓主持魏亮:現在國內棉花價格和國際價格倒掛,主要原因是政府出臺了*低價格收購政策,有這個收購政策是為了保護廣大棉農的利益。但是這卻對棉企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另外,我國棉紡企業以低端的簡單加工企業居多,產品的附加值不高,一旦碰到價格壁壘就會吃不消,而在壓力之下進行創新才有可能走出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