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一、當前棉花生產情況分析
(一)生產情況
目前棉花打頂已結束,處于花鈴期,結鈴性稍好于去年,從7月14日棉田實地調查看,伏前桃在0.24-1.72個,平均0.97個。
(二)存在問題
1.受前期生育進程延遲影響,為了加速棉花生長,從6月中下旬開始部分棉田大水、大肥,造成棉田生長偏旺,個別株高超過1米,葉片大、節間長、果枝細長、花蕾偏小。受7月5日至10日的高溫影響,棉田出現落花、落鈴,且部分棉田滴水不及時,出現個別開花到頂現象。
2.部分棉田局部出現棉蚜為害造成油葉現象,同時受高溫及滴水不及時干旱影響,個別棉田有紅蜘蛛為害。
二、建議措施
花鈴期生產措施圍繞增花保鈴,減少蕾鈴脫落,增鈴重,促早熟,防早衰,防貪青晚熟。
1、重施花鈴肥:花鈴期是棉花需水需肥的關鍵期,此期需肥占整個生育期的60%-70%,供給要及時,達到減少脫落、增加鈴重。肥料隨水滴施,堅持一水 一肥,重施三次花鈴肥,根據棉田長勢、天氣、土壤質地,施肥量控制在畝施尿素5-8公斤,水溶性滴灌磷肥5-6公斤,水溶性滴灌鉀肥3-5公斤,并葉面追 施用硼、鋅等微量元素肥料。對于土質肥沃、長勢旺盛的棉田,要控制減少氮肥的施用,可以不施、少施或適當推遲施用,以使棉株穩長。反之,戈壁地、長勢弱的 棉田,則應早施、增施尿素。
2、合理滴水:根據土質等5~7天進一次水,每次用水25-30方/畝。做到田間濕潤,降低棉田溫度,改善田間小氣候,可有效地減少蕾鈴脫落。遇高溫、干旱要及時滴水,切忌大水大肥,以防徒長和貪青晚熟。
3、化調:花鈴期化調2次,**次打頂后5-7天進行化控,畝用縮節胺4-6克化控,間隔5-7天可補控一次,畝用縮節胺8-12克。控制株型宜輕,防止瘋長宜重,棉田氣候高溫偏干化控要輕,陰雨且棉田墑足化控要重。
4、根外追肥:通過葉面追肥,補施蓋頂肥,增施磷、鉀肥以及微量(硼)元素,降低花鈴的脫落率,增加單鈴重。
5、病蟲害綜合防控:做好棉田蟲情監測、調查,堅持達標防治,采用關鍵期施藥、黃板誘蚜、殺蟲燈誘蛾、點片防治等措施保護天敵,做好棉葉螨、棉蚜和棉鈴蟲的綜合防治。
花鈴期黃、枯萎病混合發生,對棉花枯黃萎病如果零星單株發生應及時拔除帶出田外燒毀,同時在枯黃萎病發生初期,選用乙蒜素、速效治萎靈、枯草芽孢桿菌等進行滴灌(灌根)和噴霧,用藥2~3次效果較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