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受11 月19 日午間國家公布拋儲50 萬噸儲備棉影響,鄭棉在持續6 個交易日盤整過后,首次出現中幅調整,但依舊收于近一周來整理高位區間,同時也引發市場對后市的爭論“轉勢開始,還是蓄勢待發”?棉花市場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政策性拋儲對市場調控的作用
事實上,自11 月6 日-11 日,鄭棉主力合約連續突破市場152 0173 3840 元/噸、15500 元/噸重要心理關口后,市場對政策面拋儲的調控預期就沒有停止,也因此引發鄭棉展開高位盤整,總體維持區間15300-15600 元/噸徘徊,從具體公布的拋儲消息來看,筆者分析可能對市場的影響進一步弱化:
**,拋儲數量符合此前市場預期,且拋儲底價有所提升。公告顯示,11 月20 日開始今年第三輪拋售競賣共計50 萬噸,2006-2007 年度輪儲棉花36.1 萬噸,競賣底價為12900 元/噸(標準級,下同);2008年度臨時收儲的棉花13.9 萬噸,競賣底價為13000 元/噸,比今年第二次拋儲底價提升400 元/噸。
其次,對比目前國內棉花現貨市場價格及資源供求,預計本次拋儲價格有望繼續創出新高。當前國內現貨市場參考指數“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標準級為14360,實際現貨市場成交價普遍維持14500元之上,且資源大量集中在中間收購商以及棉農手中,紡織企業原料緊張局面可見一斑,因此國家推出50萬噸的儲備棉拋售,預計必將成為掙搶的焦點。另外,參考今年前2 批(5.22-9.1;9.2-10.30)拋售均價
走勢,從*初的12500 附近,到*后一周持續維持在14300 附近,價格不斷走高,將對接下來拋售競賣產生一定的指引作用。
基本面明晰之下,本輪借勢調整更多取決于資金一方
對中國本年度產需缺口擴大,政策性調控可用資源減少(預計儲備棉剩余 150 萬噸左右),收購成本價格高企(14000 元/噸之上),以及國際棉市年度后期美棉有望大幅走強,國際供應包括印度、巴西可能不會如之前預期的充足等,都決定了期棉有望調整后繼續步入上漲趨勢,但就目前來看,市場主要預期的利空基本面因素,包括儲備棉拋售,棉紡織產業鏈高價格的疑慮等將不會占據主導作用,真正決定期棉本輪借勢調整的因素,我們認為在主力資金(持倉)一方。
從歷史走勢上看,2005 年至2008 年連續4 年春節前后,鄭棉都經歷了一輪反彈后的大幅走低,套保空頭力量大獲全勝,且伴隨的是持倉量急劇萎縮,那么此次是否再次呈現這種格局,也是目前市場所關注的焦點之一。不過,筆者分析,從當前資金以及市場環境來看,這種概率出現的可能性相對較低。
**,市場基本面發生根本變化,是目前資金能夠持續拉高期價的主根本原因。上年度過度透支棉花隱性庫存問題,很有可能在本年度后期呈現,中國棉花市場*大問題是隱性的一些庫存很難統計,導致近幾年市場出現所謂的根據現實狀況發展,“對數”的平衡分析法,考慮08/09 年度情況,產量780 萬噸、進口140 萬噸,收儲270 萬噸,拋售150 萬噸,實際消耗棉僅800 萬噸(月均67 萬噸),但考慮中國年度紡紗量2257.59 萬噸,按月均用棉量40%(*低的數據),紡紗用棉量也達到900 萬噸之上,100 萬噸何來,一直困擾中國市場的隱性庫存很可能在今年終結。總供應資源減少,再加上今年棉花*后收獲季節天氣,適合制作倉單棉資源較少,都可能制約空頭套保力量介入力度。
其次,從當前期貨市場規模來看,盡管市場預期拋儲利空消息面打壓,絲毫未能妨礙資金參與積*性,目前期棉總持倉達到了歷史*高20 萬手之多,自11 月6 日以來累計增倉9 萬多手,幅度達85.5%,跟蹤顯示多頭力量大舉進駐期棉價格區間在152 0173 3840 元上方,決定了后期可能繼續推高;不過對于套保空頭力量來說,大部分從14600 元/噸上方即開始介入,且近期在持倉持續增加過程中,不斷增倉空單,相對而言,
除非資金出現問題,否則誓將套保進行到底,雙方的對峙短期內那一方**敗下陣來,決定期棉本輪的調整幅度。
中長期趨勢依舊看好
從長期趨勢來看,相對于本年度的農產品油脂油料、谷物糧食類市場,相對有著清晰的基本面主線支撐之下,鄭棉2010 年走向有望繼續看好,價格可望超越市場想象空間,參與者關注鄭棉的角度也不應還用歷史的眼光,而需要關注的除了上述重點因素之外,還要密切留意整個宏觀經濟面背景、國家政策性調控。操作上需要提醒賣出套保資金的是,要做好資金追加準備以及備足現貨,否則很容易陷入被動格局。回到
題目中,筆者認為,在拋儲塵埃落定之后,市場不是轉勢,是調整蓄勢后等待新一輪的爆發。(首創期貨 董雙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