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兩個半煙囪”,是人們形象表述解放前蕪湖市現代工業發展狀況的一句話。而這其中的“半個煙囪”就是指蕪湖裕中紗廠,雖然原因是因為這個廠的煙囪較另外兩個廠的矮, 但作為我省*早的機器紡織工廠,蕪湖裕中紗廠和他的創辦人陳惟彥都有著不一般的經歷。
陳惟彥與蕪湖的淵源
其實,蕪湖裕中紗廠的創辦人陳惟彥(字劭吾)并不是蕪湖人,而是石埭縣二都(今石臺縣廣陽鄉)人,152 0173 3840年,陳惟彥出生在這里。那他是怎樣到蕪湖創辦了安徽**家機器紡織廠的呢?還是讓我們先來看看陳惟彥與蕪湖的淵源吧。
陳惟彥早年曾在清廷做過多任官員, 且與蕪湖的淵源頗深,早在1904年前后他任金陵厘捐總局總辦等職時,就將皖岸額銷鹽七萬二千引增為九萬引,*高額皖岸則銷至十萬八千余引,發展了地方經濟。1905年,美國商人劉懋恩在蕪湖置地建造煤油棧,沒想到劉購地數十畝,名義上設棧實則建油池。商民紛紛告狀。總督和巡撫多次派員磋商都沒解決,到了1907年此事甚至鬧到了外務部。此時剛剛卸任皖岸督銷一職的陳惟彥正寓住蕪湖。總督端方于是電約催促他從速解決蕪湖相關事宜。陳惟彥僅用半天的功夫就解決好了此事。
1907年災荒,日商以國內遭水災為由請購中國大米。蕪湖商人因痛恨日本人不愿意出售大米,**抗議阻止日本人的購買。此時被任命為總辦處理此事的陳惟彥,在做好當地米商工作后,又向日方提出按商辦章程先繳押款,購米滿船,派員點驗封艙給護照,行至吳淞口復驗的要求。并限定十日護照繳銷發還,逾期不繳押款允公。這一招果然厲害。日商認為十日內不可能完成,遂要求將期限改為6個月。但陳惟彥在期限上絲毫不讓步。由于態度堅定,*后日商只得草草收兵,購米之事*終作罷。
1909年4月30日,安徽路礦公會在安慶召開全體大會,身在蕪湖的陳惟彥這時已被朝廷任為湖南財政監理官,但為支持家鄉收回銅官山利權運動,仍欣然領命與任枚廷同為地方政府代表,上京城反映安徽民眾的呼聲。同時致電在京的同鄉:“禍患之來,鐫于肌里,此非特皖人之恥,實通國所大辱也……”請求在京同鄉支持。經過幾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在1911年收回了銅官山礦自主開采權。
創辦**機器紡織廠
雖陳惟彥官加四品卿銜,但不久因被彈劾而解職休養。后在載澤的舉薦下擔任過大通督銷鹽運使,后至揚州創設淮南鹽政公所,兼任揚子淮鹽總棧總辦。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北洋政府時期曾任財政部鹽務顧問、中國銀行首任監理官。因沉浮官場多年,身心疲憊,1915年1月陳惟彥離開了政界。
眾所周知,明朝初年,隨著長江中下游地區紡織手工業的發展,蕪湖漿染業也應運而生,而且踹坊、染坊日益增多,企業規模越來越大。明代中葉,蕪湖漿染業曾十分發達,名聞全國。明末科學家宋應星《天工開物》有“漿染尚蕪湖”之說;當代史學家翦伯贊在《中國史綱要》中列舉的全國五大手工業區域中,就有蕪湖的漿染業。但隨著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之后,蕪湖成為通商口岸,一方面是洋鋼、洋布大量占領市場,摧殘了民族手工業,另一方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的發展,蕪湖地方民族工業因此而成為安徽近代工業的發祥地和安徽制造業的基地,其中紡織、機械、糧食、化工等工業皆起源于蕪湖。
也就在這個時候,陳惟彥在其親家和兄弟相繼在國內各大城市創辦實業的影響和帶動下,產生了在蕪湖創辦紗廠的想法。蕪湖當時是安徽*大通商口岸,交通便利,附近盛產棉花,具有發展紡織工業的良好條件。1916年,陳惟彥以振興實業為名,創辦裕中**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裕中紗廠),向英國訂購機器,1919年投產,生產“三多”、“四喜”牌粗紗。裕中紗廠從此揭開了安徽近代機器紡織的序幕。
據史料載,裕中紗廠廠址在蕪湖陶溝和獅子山附近。陳惟彥等人投資白銀20萬兩,共有紗錠18400枚,每晝夜生產棉紗40件,產品銷售省內各地。建廠初期,獲利頗豐。但到了20世紀20年代以后,英、美、日等國在中國市場大量傾銷棉織品,在洋紗的打擊和排擠下,裕中紗廠產品積壓,資金周轉不靈,債務激增,曾三次出租維持生產。
1937年12月蕪湖淪陷,日本侵略軍將該廠交日本裕豐紡績株式會社,采取掠奪式經營,使該廠日產棉紗銳減到兩三件。解放戰爭時期,一度由申新公司投資開工生產。解放后,1951年9月政府收購了該廠設備,改名為蕪湖紡織廠,全廠擁有紗錠2.3萬枚,織布機285臺,日產棉紗近百件,既紡又織,成為較大規模的紡織工廠。
留在歷史深處的陳惟彥
遠離政治的陳惟彥不僅投身實業,他還做著慈善業和教育。他自1916年在蕪湖創辦裕中紗廠,又在蕪湖下長街和進寶街開設了廣裕茶莊和萃裕茶莊,主營茶葉兼營煙和洋貨等,且常年捐助蕪湖育嬰堂、清江苦兒院經費。他十分重視教育,親自編寫《幼學分年課程》,后任蕪湖皖江中學堂(現蕪湖一中)校長,并在蕪湖城內鐵鎖巷創辦了安徽**女校——安徽省公立女學堂,在石臺家鄉創辦崇實學校等教育機構。
到了1923年,陳惟彥因病辭去裕中**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由蕪湖返回如皋家中安養。1925年9月22日,陳惟彥病逝于江蘇如皋,其朋友作挽聯這樣評價他一生:“論行在儒法之間,宦退買田,寓舍猶依胡教授;申好繼交親而后,女歸示范,遺篇苦讀呂新吾。”
時光飛逝,往事如煙。如今,當年裕中紗廠的“半個煙囪”早已走完了它的生命歷程,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一個工廠的名字、一個人的名字卻早已融進了歷史,留在蕪湖這座古老城市記憶的深處。
(來源:安徽網;時間:20181207;鏈接:http://www.szlhsb.com/ent/20181206/1835861.s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