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7月21日,兵團第八師152 0173 3840團14連的職工李加新早早來到自己的棉花地邊,等候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業專家,這些專家將現場評估他家的200多畝棉田減施化肥和農藥取得的成效。
10時,專家們走進李加新的棉田實地觀察起來。“這里有好幾只瓢蟲的成蟲,那里還有不少草蛉在飛,有了這些天敵的存在,就不擔心棉花地里暴發蚜蟲蟲害了,不錯不錯。”來自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李國平翻看著棉花葉子點頭稱贊。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棉花“雙減”項目北疆課題組負責人、新疆農墾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劉政博士告訴記者,眼前的這一大片棉田就是課題組的試驗田,他們針對北疆棉區的種植特點,結合區域土壤肥力情況及化肥施用現狀等,綜合使用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以減少不合理過量施肥施藥現象,保障生態環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與常規施肥施藥相比,試驗田將在一個周期的種植后,達到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學肥料減量25%、化學肥料減施棉花增產1%,化學農藥利用率提高8%、減量25%,化學農藥減施增產2%的目標。該課題對新疆棉花的生產安全、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眼前的試驗田向專家們展示出驕人的成績。李加新開心地告訴記者:“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我的試驗田從播種到現在總共才打了2遍農藥,其他棉田已經打了至少8遍殺蟲農藥,因為有天敵的大量存在,危害棉花的蚜蟲得到了有效控制,既環保又有效,成本明顯減少,站在試驗田里可以看到棉花長勢喜人。”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棉花“雙減”項目首席專家陸宴輝研究員告訴記者,農業部提出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實現零增長,在這一大背景下,該項目強調的不僅僅是單項技術模式,更是強調要在技術成熟后形成相應的標準,之后針對農民培訓,進行技術的推廣應用。該項目的目標是化肥農藥實現科學使用,通過提高使用效率來促進使用量的減少,同時發展化肥農藥的替代技術,在確保產量的基礎上少使用化肥農藥,達到節約成本、保護環境的目的。
(來源:新疆日報;記者 宋麗;時間:20180808;鏈接:http://wap.xjdaily.com/xjrb/20180808/112705.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