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全國人大常委、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棉花協會會長周聲濤,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戴公興,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趙學謙,中國棉花協會名譽會長林乃基、四川省供銷社主任劉國成等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由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高芳主持。趙學謙副秘書長代表四川省政府致歡迎辭。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戴公興致辭。
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趙學謙在致辭中講道:“棉花是四川省傳統農作物和工業原料,有良好的種植基礎和工業加工基礎。本次論壇選擇在成都召開,將對四川省經濟發展、開放合作等方面產生積*影響。特別是對我省棉花流通、紡織加工等行業科學發展、轉變增長方式帶來新思維、新方式、新理念,希望我省棉花流通企業要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把握本次論壇在成都召開的難得機會,與國內外同行業者廣交朋友,深入交流,增強了解,建立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的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會上,中國棉花協會會長周聲濤做了題為《樹立信心,有所作為 促進中國與世界棉業可持續發展》的主旨發言。他**對國內外棉花形勢進行了全面分析,并從世界局勢、中國國情、歷史與未來發展趨勢說明,中國棉花產業仍有發展潛力。他指出,2011年,在上半年度棉花價格創歷史高點的刺激之下,中國棉花生產面積和產量雙增,但紡織行業運行出現較大困難,主要指標增速全面放緩,棉花市場成交清淡,棉價急劇下跌。為保護棉農利益,穩定棉花市場,中國啟動了棉花臨時收儲預案,累計收儲棉花313萬噸,棉花市場保持了總體穩定。對2012年,他認為,在國際國內大環境下,中國紡織業勞動力低廉等傳統優勢正在逐步喪失亟需進行結構調整。棉花生產也面臨人工成本持續上升、機械化水平低、比較效益差、生產出現萎縮的局面,2012年棉花播種面積下降,形勢不容樂觀。盡管中國棉業紡織業面臨新的困難,但產棉大國、紡織大國的地位短期內不會改變。而棉花也是大宗農產品中單產貢獻率*高的農作物,是棉區發展、棉農增收的支柱性產品。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同時已形成了棉花產業鏈,紡織品服裝出口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因此,中國棉業應立足于發展棉花生產,立足于國內供給為主,立足于擴展國際競爭力,不僅是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隨后,周聲濤就如何促進棉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建議。他指出,經過十幾年的棉花市場化改革,中國多元化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已經建立,中國棉業正逐步走向成熟。但穩定面積的任務還很艱巨,棉花的價格也曾大起大落,在依靠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上,亟待建立明確有效的產業扶持政策,建立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目前,傳統生產方式推進農業發展的方法已經難以為繼,必須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現代的農業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棉花產業鏈各方均應從中受益,同時不應以損害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而且需要世界各國棉業同行的共同努力,他提出五個建議:**,穩定面積,依靠科技,提高單產,保障棉花生產長期穩定發展;第二,加大扶持力度,發揮主產區優勢;第三,提升棉花生產的機械化水平;第四,創新流通方式,減少環節,降低成本;第五,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后,周聲濤指出,金融危機使棉花產業一些深層次問題得以暴露,但危中有機,抓住機遇才能推動進步,同舟共濟才能謀求發展。中國棉花產業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還將穩定發展,其中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和機遇。今年4月,溫家寶總理就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提出三點倡議:即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大力推進開放合作。這三點倡議也是棉花產業振興的良方。中國棉花產業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還將穩步發展,其中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和機遇。機遇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各國。
中國棉業高峰論壇每兩年一屆,這次是第五屆,與中國國際棉花會議隔年舉行,同樣是國內**別的棉花行業會議,參加人數超過千人,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 棉花會議之一。本屆高峰論壇分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中國與全球棉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與全球棉花、紡織形勢分析三部分,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專家對中國經濟走勢、農業形勢、宏觀調控、對外貿易等與棉花行業有關的經濟環境、政策導向進行了解讀,并分析了棉花供需形勢及發展趨勢。另外,會議還就 “棉花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和“全球棉花市場走勢與對策”兩個大家普遍關心的話題,進行圓桌對話,以便國內外專家與代表進行充分溝通交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