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圖為運行中的資源購銷平臺(2.0版)。
今年以來,受內外部環境影響,棉花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陡增,各級政府*力引導大企業通過市場調控來應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在此背景下,中華棉花集團有限公司對資源購銷平臺功能進一步完善,以自有的國際、國內資源為基礎,發揮資金、渠道等綜合優勢,5月18日,資源購銷平臺(2.0版)上線運行。中棉集團傾力打造的資源購銷平臺,全面提升了營銷服務能力和產業延伸能力,實現了期現結合的創新平臺化運營。截至目前,自平臺上線累計投放資源總量超過120萬噸,成交總量接近 110萬噸。新版運行的資源購銷平臺通過數字化呈現發揮了期貨價格對現貨貿易的定價功能,強化了價格風險管理,已逐步發展成為棉花價格的“穩壓器”。
不捂盤 不惜售
平臺是棉花價格的“穩壓器”
市場風控和期現貨結合,是對棉花現貨資源的統籌管理。2020年初,購銷平臺由線下轉為線上,平臺1.0版本開始試運營。隨著不斷摸索、逐漸完善,平臺2.0版徹底改變了人工報單效率低、易出錯等問題,效率大幅提高。同時,平臺還引入線上競價功能,變時間優先為價格優先,將期現貨資源緊密結合起來,讓交易形式的變化有了質的改變。
目前,國內棉花價格波動沖高,已達近10年來*高水平。越來越多的紡織企業不愿再囤貨,而是依靠供貨商進行期貨套保,通過期貨點價采購,降低自身貨款占用成本和保管費用。在購銷平臺端,中棉集團采用“集中風控+平臺購銷”模式,通過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場內定價銷售方式,把價格風險轉移至期貨市場。
“通過期現貨成交機制形成的‘蹺蹺板’效應,不僅期現價格聯動會更加緊密,購銷平臺平抑市場、保供穩價的作用也愈加明顯。”中棉集團副總裁、資源管理中心總經理王冰楠向記者介紹。
除了實現期貨市場發現價格的功能以外,資源購銷平臺(2.0版)也能推動各種保價服務更好地落地。棉花現貨交易個性化*強,買賣雙方由于成交主體不同、對于需求棉花質量要求不同、交提貨地點不同、企業經營策略等也不同,使得保價服務在現實中很難推行。而這些在線上卻很容易實現,所有場景均可在平臺上完成,從而促進軋花廠、紡織企業等棉花產業鏈上制造行業的提質增效。
大宗商品如棉花,如果只有現貨保障,無法對沖價格風險,當然不行;如果有價格保障,卻不能保證現貨交收,當然也不行。資源購銷平臺的上線,就是運用期貨定價,保證現貨交收,加上資源保障,從而達到企業降本增效的目的。
“其實鄭商所的場外平臺就是想實現期貨向現貨延伸,我們的購銷平臺是現貨向期貨延伸,互相賦能,才能共同為產業服務。” 王冰楠說。
8月30日,為促進鄭商所場外業務與中棉集團資源協同對接,中棉集團推出了“賦能產業、創新融合”的產融專場視頻活動,為廣大紡織客戶提供更為多元化的“品牌中棉”定制化產品和衍生服務。
9月9日,中華棉倉單購銷專區在鄭商所場外綜合業務平臺正式上線交易。從近期整體運行的情況來看,報價活躍,交易規模和企業參與的積*性超出預期。中華棉倉單購銷專區的上線讓棉花產業企業感受到了“實惠”。
“集團積*與鄭商所合作,設立的綜合業務平臺——中華棉購銷專區,將進一步探索業務模式創新、拓展產融合作,力求有效解決紡織企業適合配棉的原料需求和提貨便利等問題,更好地滿足紡織企業原料供給和成本控制等需要?!敝忻藜瘓F總裁何錫玉表示。
保證棉花資源供給
平臺是儲備棉投放的市場化補充
“通過購銷平臺上推出的棉花專場營銷活動,我們可以找到符合我們紡織廠生產需求的各種棉花資源,省時又高效。”山東某紡織企業負責人介紹。
為*大程度發揮購銷平臺為紡織企業賦能的重要作用,中棉集團相繼舉辦了棉花資源系列專場活動。今年5月,通過平臺期現聯動技術優勢,平臺邀請山東地區紡織客戶體驗了平臺的特色化購銷綜合服務。通過信息化手段,促進了買賣雙方成交,大大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
根據市場不同階段的客戶需求和市場熱點,今年以來,中棉集團陸續推出了“我為新疆棉代言”疆內棉花專場、迎“七一”穩價保供專場、“漂洋過?!边M口棉國際采購專場、“平臺共享”社會資源專場、“產業升級”長絨棉專場、“產融結合”儲備棉專場等各種專場營銷活動?!翱蛻粜枰裁礃拥拿藁?,我們就提供什么樣的資源,不論淡季旺季,紡織企業都可以找到他們想要采買的棉花。購銷平臺通過所屬經營單位直接面向下游客戶,截至目前,平臺用戶已超過152 0173 3840家,占全國用戶的1/3,覆蓋全國22個省區市,每個工作日平臺平均發布可銷售資源量10萬噸左右。”王冰楠說。通過新媒體營銷網絡平臺,中棉集團已經為客戶打造了一個資源量大、指標多元、銷售渠道暢通的“掌上棉花商城”。
今年6月,通過線上定制化營銷,購銷平臺還打造了“屬于棉花人的‘6·18’”,使平臺逐漸成為紡織客戶現貨采購的資源基地和價格引導風向標。
作為貫穿上游棉農和下游紡織企業的棉花綜合服務商,中棉集團通過資源購銷平臺更緊密地聯結了棉花資源端和銷售端,平臺不僅成為調配市場的一個載體,也成為國家儲備棉投放的市場化補充。在資源端,集團在新疆掌控軋花廠資源超過100家,在美國、巴西等棉花主產國也有合作的優質棉基地。近年來,中棉集團將掌握的國內、國際棉花資源全部投放到平臺統一銷售,2021年投放資源總量預計可超過100萬噸,目前已投放85萬噸。在銷售端,通過設立在主要紡織集中區域的10余家銷售公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供應鏈網絡銷售服務體系,同時,向大型紡織戰略合作企業和中小紡織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增值服務。
在購銷平臺上簽過合同就算成交,但這只完成了棉花交易簡單的**步,履約、付款、審批、倉庫提貨、辦銀行貸款,這才是一系列復雜程序的開始。但線下操作效率并不高。未來,平臺將與銀行等單位合作,開展金融、運輸等各種配套服務,通過數字化賦能,從而大幅提升整個棉花產業現貨交易的效率。
作為棉花行業的“國家隊”,中棉集團的資源購銷平臺聚合了中棉集團及所屬經營單位資源集聚共享優勢、購銷渠道整合優勢、資金和信息融通優勢,既體現了協同效應,又擴大了綜合服務的外延。通過與鄭商所共同推進場外交易業務,與中國期貨業協會共同推進期貨服務棉花產業策略研究,共同打造產業生態圈,為棉花產業上下游企業助力賦能。
產融結合,未來可期。“資源購銷平臺(3.0版)將增加棉副產品和棉花采購板塊,或于明年初與大家見面。”王冰楠透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