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烏魯木齊海關4月29日提供的數據顯示,2004年頭5個月,新疆進口原棉2萬噸,貿易值為3301萬美元,比2003年分別增長6.2倍和8.6倍;出口0.3萬噸,貿易額459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94.6%和91.6%。
而2006年頭5個月,新疆進口原棉7.69萬噸,接近2005年全年9萬噸的進口量,而出口為零。
在4年前,新疆出口原棉還排在出口貨物的首位。
另據自治區供銷社統計,截至2006年4月,新疆已收購皮棉152 0173 3840萬噸,但銷售量不足90萬噸,一半以上的棉花還在各類收購企業手中。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新疆棉花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呢?
進口棉花“大兵壓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供銷社綜合業務處處長汪淵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05年進口257萬噸的量比新疆同期棉花總產量還高出三分之一。
據權威人士介紹,自1999年以來,國內棉花需求量年均增幅達10%以上,供不應求狀況日漸突出。其中,2005年國內棉花總需求量高達960萬噸,產需缺口達395萬噸。
海關提供的數據表明,自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進出口量相抵,我國凈進口棉花約414萬噸,進口額達60.1億元。即便如此,上海、浙江、山東等東部省市的紡織企業仍然希望國家打破進口配額發放時間和數量的限制,建議國家實行零關稅放開進口國外原棉,以保障企業生產之急需。
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內紡織產業拉動消費量的大幅度攀升。2005年,中國人均纖維消費量從2000年的7.5公斤上升到14公斤,幾乎翻了一番,衣著類消費金額由3375億元人民幣增長到6826億元,年均增幅超過15%。
而國家發改委預測,今后幾年我國棉花產量仍小于消費量,供不應求局面難以改變,我國繼續將成為棉花凈進口國。
美國棉花協會權威專家*近預測,到2010年,中國棉花需求將達14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自治區農業廳棉花辦公室主任馬玄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美國為代表的進口原棉一是價格低,美國三級棉花的到岸價格為每噸1.3萬元左右,而新疆同級棉花價格每噸接近1.4萬元,差價在1000至1500元左右。二是進口原棉一致性好,一批棉花中等級均勻,無三絲(異型纖維),而新疆原棉質量不斷下滑,三絲問題成為新疆棉花的老大難問題。”
自治區紡織行業辦公室行業管理處處長尹晴勤4月28日對記者說,新疆棉花就這兩點就使自己處于競爭的劣勢地位,如果再不痛下決心扭轉這種勢頭,新疆棉花前景將不容樂觀。
新疆棉花生產加工管理粗放
2005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保持在1650萬畝左右,棉花總產達152 0173 3840萬噸,單產110公斤,使總產、單產連續12年位居全國**。
那么,新疆棉花為何競爭力下降呢?
“關鍵是新疆棉農生產加工管理幾個環節粗放造成的”。馬玄向記者介紹說,新疆優質棉基地在生產棉地區雖已建成了3個育種種子基地,6個原種基地和30個商品種子基地,而且**在棉花生產中推廣地膜、高密度栽培以及膜下節水底灌三項重大技術,但總的來看,一些地區在執行的過程中管理粗放,新技術在不少地區推廣普及率不盡如人意。
汪淵說,新疆棉花產量3400萬擔/年,可加工能力已達8000萬擔,是產量的兩倍多,這就造成新疆棉花流通企業不能順價銷售,加工企業爭相搶購棉花資源,導致棉花市場出現混亂,爭搶資源忽視質量,收購不分等級,不清理異性纖維,甚至超收水棉。不同等級棉花混雜包裝,運輸過程中粗放式操作,*終棉花質量受到影響,使新疆棉花銷售價比成本價還低。
如何讓“皇帝女兒不愁嫁”
無論是棉農、流通企業,還是紡織企業,都是平等的市場主體。在價格波動的情況下,如何建立利益平衡的新機制至關重要,這也是醫治新疆棉花市場走下坡路的一劑“良方”。
目前,新疆棉花生產不少地區還是小農經濟模式,已不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馬玄說,現在農資如柴油、地膜、種子、化肥等都在漲價,如果不加大種棉的科技含量,無法降低成本,價格上就沒有競爭力。
據了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一些棉花大團,由于推廣了新棉花品種和田間管理新工藝,年均畝產超過了400公斤,個別地塊甚至達到600公斤,這樣,即便棉花價格低一點,他們照樣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
對棉花產業的扶持也存在問題
據農業專家介紹,美國棉花之所以能在虧損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的產量,是因為美國政府為棉農投入了巨額補貼。美國農業部數據資料顯示,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間,美國為棉農提供了約124.7億美元的補貼,而同期美國棉花的產值達139.4億美元,補貼率為89.5%,巨額補貼使美國保持著世界第二大產棉國和*大出口國地位。
馬玄介紹說,新疆乃至全國應建立符合世貿規則,適合中國國情的對棉農推行補貼制度。目前國家對進口棉花實行滑準關稅,建議國家從滑準關稅中提取一部分作為專項基金,用于棉農降低成本和風險。
馬玄說,新疆是自然災害多發地區,應建立政策性保險制度,設立棉花風險基金。
據了解,近年來,國內紡織巨頭如廣東溢達、浙江雅戈爾、山東魯泰、如意、江蘇華芳等紛紛在新疆設廠,一方面看中了能源充足價格便宜,勞動力成本低,更重要的是看好新疆獨特的棉花資源,因此,這些利好消息對新疆棉花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