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3 來源:互聯網
策應吳江項目轉移,打造新型工業園——
泗陽仿佛一夜之間“闖”入中國紡織行業矩陣,成為中國紡織業的第六大板塊,并且在六大板塊中份額超過五分之一。
泗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紡織洼地,崛起為全國紡織產業高地,源于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重大決策。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說,2008年以來,泗陽在“南北共建”過程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產業定位,主動策應吳江產業扶持和項目轉移,聚力打造以紡織業為主的“吳江泗陽工業園”。
江蘇駿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吳江泗陽工業園東南方,這個投資6億元的大項目,正加緊施工,近4萬平方米的主廠房即將封頂。“像駿興紡織這樣投資過5億元的大項目,這兩年來了9個。”泗陽縣委副書記、吳江泗陽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嚴偉方介紹。
去年,在全省“南北共建”工業園排名中,吳江泗陽工業園進入前5名。這樣的“突出表現”,得益于吳江、泗陽兩地對“南北共建”的高度重視,得益于雙方對吳江泗陽工業園的頂層設計。
建園初期,時任吳江區主要領導明確提出:“要把吳江泗陽工業園作為吳江產業轉移的一個基地,吳江產業升級的一條出路。”沿著這一思路,吳江、泗陽兩地政府每三年簽訂一次《合作共建框架協議》《南北掛鉤合作協議》;兩地黨政領導每年互訪考察,并就南北產業轉移、園區合作共建等多個事項進行商討,形成合作意見。10年來,兩地累計交流50余次。
吳江泗陽工業園注重規劃,放大“筑巢引鳳”效應。嚴偉方介紹,吳江區政府每年至少撥付1000萬元資金,泗陽縣政府按照6:4比例進行配套。目前,吳江、泗陽兩地政府累計出資2億元建設2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吳江泗陽工業園面積擴大到17.8平方公里,園區項目承載力快速提升。
“南北共建”成果如何,選派人才很關鍵。10年來,吳江先后選派15名優秀干部到泗陽掛職。
共建工業園,重點在項目,關鍵在產業。吳江泗陽工業園從有利于對接蘇南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長遠考量,統籌謀劃產業轉移和項目招引,努力在泗陽形成“吳江板塊”。泗陽黨政領導和吳江泗陽工業園掛職人員圍繞縣域紡織優勢,提出建設泗陽“***紡織板塊”的戰略構想,把吳江泗陽工業園建成“南北共建園區示范區”。
打造“***紡織產業板塊”,吳江不是把“丑小鴨”趕向泗陽,而是把多年培養的“帥大個”轉移給泗陽。記者從吳江轉移項目一覽表上看到,38個項目每個投資都超過3億元。
去年,吳江泗陽工業園圍繞紡織產業外出招商40余次,分別在嘉善、吳江、上海舉辦3次投資環境說明會,邀請80余批客商到泗陽考察。進入園區的項目,都是有規模、技術含量高、綠色環保、符合泗陽產業特色的成長型產業。隨著吳江*大紡織項目落戶泗陽,恒天、中林等央企紛紛來到泗陽投資,產生“一只燕子帶來一群燕子”的效應。
產業轉移,招商選資,需要好的營商環境。泗陽招聘“企業保姆”作為專業幫辦人員,開展“一對一”服務。
江蘇斯茵織造落戶泗陽后,老板楊培發為給企業起一個好名字絞盡腦汁。幫辦人員根據其兩個女兒名字里的“斯”“茵”二字,給企業取名為“斯茵織造”,楊培發聽了連連叫好:“泗陽的幫辦服務,服了。”10月,企業給吳江泗陽工業園送來一面“**幫辦”錦旗。
泗陽承接蘇南轉移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形成“聚酯-切片-紡絲-加彈-織造-染整-成衣”的一條龍紡織產業鏈,成為全省南北共建、產業轉移的一個亮點。如今,吳江泗陽工業園區內企業員工達1.5萬人,年發工資十幾億元。
作為“園中園”,吳江泗陽工業園,不僅承接項目,還帶來吳江先進發展理念、招商理念和經營理念,成為泗陽人“身邊的老師”,給泗陽產業發展提供示范。
引進一個企業,帶來一種理念,引發一場變革。“每條路都有吳江的項目,這些企業與本土企業融為一體,把自己的管理理念、經營理念、發展理念源源不斷傳授給本土企業;本土企業也隔三岔五組織人員到吳江泗陽工業園企業參觀學習,開眼界提素養。”嚴偉方說。
目前,落戶園區企業中,吳江轉移企業達38家。到2020年,泗陽紡織產業噴水織機將達8萬臺,建成25萬平方米以上智能化、升級版華東紡織示范中心,年銷售額將突破千億元。
(來源:新華日報;時間:20152 0173 3840;鏈接:http://xh.xhby.net/mp3/pc/c/201811/08/c554306.html)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