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湖北省棉區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科學引導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宣傳棉花供求形勢和市場信息,穩定農民植棉情緒,加強棉田管理,克服“兩夏”作物收獲推遲、棉苗移栽、田間管理受阻以及苗蕾期干旱等不利影響,為奪取今年棉花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是棉田面積調減,幅度較緩。受2004年棉花產銷“四大”反差(即減產增收與增產減收、價格暴漲與暴跌、即采即售與非干勿售、糧棉比價陡升與陡降)的影響,植棉面積一度出現大幅減少的意向。年初調查分析,全省棉田面積將調減到500萬畝左右,比上年調減80-100萬畝,減幅15%以上。三月上旬全省優質棉產業協會會議后,各地加大了棉花市場信息的宣傳,農民植棉情緒有所回升,棉種市場得以啟動,棉田備耕工作基本恢復正常。據統計,全省棉花播種面積529.06萬畝,比上年播種面積584.38萬畝,調減55.32萬畝,減幅9.47%,比年初預計減幅下降5個百分點以上。
二是棉花播期集中,苗全苗齊。今年,全省棉花播種期主要集中在四月中旬,加上去年棉花種子成熟度好、發芽率高和自然氣候有利于棉花播種出苗,棉花出苗率一般為75%左右,而且營養缽苗床的棉苗子葉清秀肥大,病斑*少,死苗率低,且苗齊、苗勻。全省四月苗面積454.35萬畝,占棉田面積的85.88%。
三是棉田耕作制度穩定,小幅調整。全省棉田耕作制度基本是兩熟或多熟套種、連作,仍以小麥、油菜兩大茬口為主。據調查統計,全省棉田兩熟或多熟制面積占91.6%,其中小麥茬面積152 0173 3840.26萬畝,占31.6%,比上年增加5.2個百分點;油菜茬面積237.21萬畝,占44.8%,調減2.31個百分點;一熟棉田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0.87%,調減到今年的8.4%。棉田多熟套種呈下降趨勢,但春套以瓜菜為主,并呈擴大趨勢,玉米、黃豆、芝麻等對棉花生育有一定影響的高稈作物進一步調減。據調查統計,全省棉田多熟套種面積152.63萬畝,占棉田面積的28.85%,比上年調減5.11個百分點。其中套種蔬菜、西甜瓜、辣椒、虹豆等作物面積90.78萬畝,占多熟套種面積的59.48%,比上年增加4.56個百分點;套種玉米、芝麻、黃豆等高稈作物面積52.6萬畝,占34.46%,調減2.61個百分點。
四是棉花品種雜交當家,結構穩定。自本世紀推廣應用雜交棉以來,雜交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近兩年已基本普及。據調查統計,全省雜交棉種植面積462.02萬畝,占棉田面積的87.33%,與上年86.4%基本持平,其中種植本省雜交棉系列品種面積303.18萬畝,占棉田面積的57.31%,比上年提高3.61個百分點;湘雜棉種植面積由上年的102.72萬畝,增加到114.77萬畝;中棉所29種植面積則由88.36萬畝,調減到44.07萬畝。
五是棉花栽培“兩膜”化,基本穩定。棉花“兩膜”栽培經過20多年的生產實踐,應用技術已被廣大棉農接受和認可,成為全省棉花生產的常規栽培技術。今年,全省“兩膜”栽培面積505.94萬畝,占棉田面積的95.63%。其中營養缽育苗移栽面積442.6萬畝,占83.66%,直播地膜棉26.15萬畝,占4.94%,移栽地膜棉39.01萬畝,占7.37%。
六是棉田底肥施用面大量足,化肥當家。據調查統計,全省棉田施底肥面積445.3萬畝,占棉田面積的84.17%,比上年提高1.77個百分點。其中施用農家肥面積177.5萬畝,畝平1.4方;餅肥面積92.1萬畝,畝平32.7公斤;磷肥面積268.9萬畝,畝平32.2公斤;碳酸氫銨面積291.07萬畝,畝平35.9公斤;復合肥164.8萬畝,畝平27.5公斤;復混肥面積111.3萬畝,畝平33.3公斤;鉀肥面積219.2萬畝,畝平9.7公斤。棉田底肥的各肥料品種施用面積、數量同上年比有增有降,但基本持平。
七是棉花蕾花期生長發育快,“兩伏”桃多。今年,棉花苗期由于自然氣候影響,導致棉花生長發育受阻,但進入六月后,自然氣候有利于棉花生長發育,加上農民加強了棉田管理,棉花生長發育明顯加快,預計單株“兩伏”桃20個左右,比歷史*高的2004年增加2-3個。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